12月2日上午十点,农学院教授孙传清博士应邀在我院第一教学楼401室展开了题为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几点体会》的学术报告。会议由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主持,农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学习讨论。
孙传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198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兼任《J Genet Genomics》、《Genet Resour Crop Evol》、《Crop 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杂志编委及《作物学报》杂志的副主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资源研究,克隆了多个控制水稻产量、株型、穗型、适应性、抗逆性、养分高效利用等性状的重要基因,揭示了水稻驯化过程中,落粒性、株型、穗型、芒性等性状改变及产量提高的分子机理,以通讯作者在Nat Genet、Genome Res、Nat Commun、 Plant Cell、Mol Plant、 Plant J等重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指导的博士生中有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2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会上,孙教授主要从选题与构思,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以及代表性论文发表演讲,并给予当代研究生几点建议:一、避免学术不端之嫌。二、避免素养不高之嫌。三、避免思路不清之嫌。随后,孙教授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农学院党委书记周其林做会后总结。此次学术论坛,虽然仅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却让我们受益匪浅,相信大家都能从孙传清教授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学到很多书本上都不曾学过的知识,使大家对未来的科研有了更具体的规划,进一步营造了我校浓厚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