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李建生教授在生命科学楼国际会议厅作了题为《玉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从基因组学到分子育种》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段美娟主持,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1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报告伊始,李建生教授阐述了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对人类健康和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接着,李建生教授详细阐述了对油份、维生素E和维生素A原3个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过程。将基础研究、技术发明与育种实践紧密结合,利用先进的基因组学技术对营养品质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定位,进一步通过基因克隆,挖掘优良等位变异,并开发功能性分子标记,继而应用于育种实践,最终培育优良玉米新品种。
报告会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结合报告内容向李建生教授提出了相关问题,与李建生教授进一步进行了学术探讨,李建生教授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李建生,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玉米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美国普渡大学农学系客座助理教授、香港大学植物系客座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玉米籽粒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机理与分子育种;玉米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与应用;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建设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67篇。培育玉米新品种19个,获得发明专利9项,参编中文和英文专著各2部。《玉米科学》主编、《作物学报》、《Crop Journal》、《Maydica》编委。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作者:罗红兵,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