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云,男,1949年12月出生,湖南省华容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从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学校从事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及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工作。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33名。
社会任职及个人荣誉:曾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农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超级稻研究协作组育种组组长、湖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点领衔人。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863”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优秀专家,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4“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十大人物”特别贡献奖,2020袁隆平农业科技奖,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2019年作为湖南省高校唯一代表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70周年庆典观礼。
科技奖励及学术论著:“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 的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 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选育及应用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三等奖2项;2015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获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各2项,植物新品种权24项,主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荣获2001年上海市优秀图书评比特等奖。主编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专著,先后在《作物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3篇。
承担项目及科研成就:曾承担“863”等多项国家和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育成或合作育成培两优288、新香优80、陆两优996、C两优396、C两优343、C两优9号、C两优华占、H优518等90多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或湖南省审定,育成品种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等10余个省份推广,累计推广3亿多亩,新增社会效益200多亿元,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两系杂交稻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创新并丰富了两系杂交稻研究与应用的理论体系;创建了水稻两系不育系育种技术路线;发明了水稻两系不育系株系育性鉴定保纯法原种生产新技术;创立了低纬度高海拔水稻两系不育系繁殖新技术,使两系不育系的繁殖产量提高了6-7倍,种子质量大幅度提高;研创出安全高产高质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新体系。这些创新性成果为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在超高产、优质杂交稻选育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创立了超级杂交稻“三步”育种理论,首次提出超级亲本的概念与标准,强调通过改良亲本综合性状来提高杂种的竞争优势;提出双亲适度亲缘关系配组,增加选择压力,注重理想株型与优良生理机能选择及性状“全优中庸和谐”的超级杂交稻选育技术路线。育成品种参加各级区试,产量排名第一的次数达30多次,大面积生产种植表现超高产特性。育成我国第一个优质两系杂交组合培两优288,成为当时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晚稻组合;育成我国第一个优质三系杂交组合新香优80,成为当时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双季杂交晚稻组合之一。合作育成的C两优华占多年在全国品种排名中居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