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承师(1913.12-1998.07),男,汉族,浙江嘉兴市人,民盟盟员,大学本科,教授。

 193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先后在前中央农业实验所、广西农事实验场任职,四十年代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农学院任讲师、副教授。1952年12月起在湖南农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系中国农学会理事,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湖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作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和第三、四届名誉理事长,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种子协会名誉理事,湖南省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任《湖南农学院学报》、《国外农业——麦类作物》、《湖南农业科学》、《作物研究》主编、编委等职。盛承师是湖南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长沙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民盟湖南省委委员,民盟省委第九届顾问。

 从事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50余年,主编《作物栽培学》、《小麦栽培》、《农作物田间试验方法》、《麦作学》、《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科技兴湘发展旱粮》等6部,主译《亚洲稻作》等计230万字,发表论文29篇。他的学生已成为省内外教学,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成为国际知名学者。在盛承师80大寿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研究员题词赞誉他 “治学谨严、诲人不倦”;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为他题词“盛世出英才 师传科教业 承绪三湘麦 福寿比东海”;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作物学会顾问卓康林也曾题词赞誉他是“教之范、农之友、学之长、吾之师”。

 盛承师是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是我省作物研究开创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培育成甘薯杂交优良品种《湘杂9号》,60年代培育出《湘麦1号、2号》等抗赤霉病系列品种。70年代中后期,多次亲赴昆明进行小麦夏繁,在夏繁时克服高原气候不适和生活上的诸多困难,坚持工作,于80年代育成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湘麦11号》,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针对我省小麦单产低的问题,主持《小麦密点播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当时,他已年过70高龄,仍不顾年高体弱,经常到娄底、邵阳两地区的农村,深入基地,深入群众,召开座谈会,搞实地调查,指导科学实验和大面积示范。有一次,在城步考察小麦生长情况时,突发心肌梗塞,晕倒在田间。即使这样,盛承师仍未终止他的研究步伐。该项成果终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后,他已经退休,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不断困扰,仍继续关心我省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省内小麦主产区的农业领导干部、农技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小麦生产情况,指导小麦生产;1992年担任《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技术》研究领导小组副组长兼课题顾问,取得了居国际领先地位的重大成果,受到湖南省人民政府的重奖和表彰。

 盛承师是湖南从事麦类作物研究的著名专家,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麦类研究室。1989年,在湖南省小麦主要产区设立基地,主持研究、示范、推广麦类综合丰产技术,至1991年春收止,累计推广450.9万亩,总增产量1.55亿公斤,总增纯收入5700万元。1989年被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授予“在支农扶农和为农林生产服务中成绩突出”光荣称号;1991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由中国农学会颁发“献身农业,无上光荣”的荣誉奖牌;1997年由中国农学会颁发“从事农业科技工作逾半个世纪,成绩卓著”的表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