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育创新,共探新形态课程建设——农学院教师发展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入贯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数字化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4月17日,农学院“AI赋能新形态课程建设”主题教师发展活动在隆平楼105会议室举行。活动特邀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分析案例、解析金课,专业课程负责人与青年教师齐聚,共探“AI 重构课程形态”之路,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

    活动伊始智慧树金课咨询师谢文萍带来《数字化背景下未来“一流课程”建设》专题报告。她紧扣《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从“课程内容智能化重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成果培育”切入,为教师们详述知识图谱与 AI 赋能课程的创新路径,展示智能化教学工具与课程融合的应用模式,助力教学成果系统化培育与转化。接着,超星泛雅运营负责人周奕杏以智慧课程为例,演示教学与 AI 深度融合的实操方法。

    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AI 课程痛点与突破”“技术与人文关怀平衡”“AI 课程资源库建设”等议题畅所欲言,立足学科与教学实践,剖析技术赋能困境,探寻融合创新方向。

    活动尾声,农学院副院长易镇邪总结发言,肯定教师们的探索精神,并提出要求:强化“AI 思维”,让智能技术贯穿课程设计全程;坚守教育初心,以学生成长为本,不“唯技术论”;深化协同创新,打造“课程 - 技术 - 评价”一体化改革方案。他强调,学院将持续推动“AI + 教育”融合创新,构建示范新形态课程集群,为培育未来高素质人才筑牢根基。

通讯员:曾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