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授权点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1、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努力在科技创新团队、学科条件平台、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标志性科技成果、学位点建设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培养1~2名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并在“十三五”期间将本学科发展成为整体水平位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学科研究条件与平台建设
依托南方稻田多熟制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面向国家和湖南省的重大需求,加强现有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的环境建设、研发与服务能力建设,形成集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研究团队。
3、科研立项与成果沉淀
针对多熟制作物生产、管理、加工、贮藏与销售等领域的应用与开发,研究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如何提高多熟制作物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包括多熟制作物系统动态模拟、科学决策与优化管理;精准农业理论及其在作物优质高产上的应用技术;多熟制作物优质高产应用技术;多熟制作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力争在未来3~5年内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等稳定增加,并在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4、人才培养
在提高学科梯队的学术水平和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扩招10%。立足于培养高规格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学术交流
派1-2人至国外攻读学位或做访问学者,开展合作研究;邀请国外留学人员举办学术讲座1-2次;举办有关作物信息科学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1-2次;争取国际合作项目1-2项;鼓励学科成员积极参加有关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二、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学位点名称
|
作物信息科学
|
授权时间
|
200301
|
学科研究方向数
|
333 3
|
一级点下设二级点数量
|
|
学位点总人数(人事关系在本校)
|
3
|
其中:博士导师人数
|
2
|
其中:硕士导师人数
|
6
|
其中:博士学位人数
|
6
|
外聘人员数(柔性引进人才)
|
1
|
近五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
3
|
近五年新增科研项目数
|
8
|
近五年新增科研经费(万)
|
842
|
近五年新增纵向科研经费(万)
|
832
|
有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平台数
|
3
|
近五年招收博士研究生人数
|
4
|
其中:授予博士学位人数
|
1
|
近五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
|
17
|
其中:授予硕士学位人数
|
5
|
三、学术队伍
2-1学位授权点人员情况
|
学位点总人数(本校)
|
正高职称
|
副高职称
|
博导人数
|
硕导人数
|
具有博士学位
|
3
|
2
|
1
|
2
|
|
3
|
2-2学位授权点负责人情况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毕业院校
|
研究领域
|
黄璜
|
195804
|
教授
|
博士
|
湖南农大
|
农业生态学
|
2-3学位授权点团队构成(一级点下,二级点可视为方向)
|
方向1 团队人数: 研究方向: 作物生态信息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博导/硕导
|
毕业院校
|
1
|
黄璜
|
195804
|
教授
|
博士
|
博导
|
湖南农业大学
|
2
|
陈灿
|
196503
|
副教授
|
博士
|
硕导
|
湖南农业大学
|
方向2 团队人数: 研究方向: 作物生长模拟与智能信息系统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博导/硕导
|
毕业院校
|
1
|
崔国贤
|
196309
|
教授
|
博士
|
博导
|
湖南农业大学
|
|
|
|
|
|
|
|
|
四、科学研究情况
3-1学位授权点新增科研项目统计
|
|
国家发改委或科技部项目
|
国家自然(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
|
教育部
及其它部委项目
|
地方政府项目
|
委托
项目
|
国际组织资助或国际合作项目
|
厅局级项目
|
合计
|
项目数(个)
|
1
|
0
|
5
|
1
|
0
|
0
|
1
|
8
|
经费数(万)
|
270
|
0
|
542
|
10
|
0
|
0
|
20
|
842
|
3—2 科研项目情况
|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课题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
起讫时间
|
科研经费
(万)
|
负责人
|
1
|
20120308
|
“稻-渔”耦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
|
2012—2016
|
122
|
黄璜
|
2
|
2013BAD07B11-02
|
湘南库塘与提引灌区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13—2017
|
270
|
黄璜
|
3
|
|
双季稻三熟区稻田多熟高效农作制模式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
农业部
|
2013—2015
|
10
|
黄璜
|
4
|
2013NK4006
|
稻鳖梯式生态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
|
省科技计划项目
|
2013—2014
|
20
|
黄璜
|
5
|
2013-XY-17
|
我国典型农作区作物生产碳汇功能研究
|
中国工程院
|
2013—2013
|
40
|
黄璜
|
6
|
|
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
农业部
|
2011—2015
|
20
|
黄璜
|
7
|
CARS-19-E1
|
土壤肥料
|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
2011—2015
|
350
|
崔国贤
|
8
|
|
新宁县生态有机稻种养
|
横向课题
|
2013—2015
|
10
|
陈灿
|
3—3 科研、教学成果奖励情况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完成人
|
获奖时间
|
获奖类别名称和等级
|
1
|
湖南省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
|
黄璜
|
201301
|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
|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水稻清洁生产研究
|
黄璜
|
201201
|
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3
|
湘苎7号
|
崔国贤
|
201305
|
湖南省审定新品种
|
4
|
苎麻氨基酸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崔国贤
|
201308
|
发明专利ZL201110178194.0
|
5
|
一种分离纯化苎麻叶片绿原酸的方法
|
崔国贤(2)
|
201503
|
发明专利201510126120.0
|
6
|
鱼腥草生产利用创新“草根儿有限责任公司”
|
陈 灿
|
201411
|
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创青春杯)铜奖
|
7
|
一种大田鱼腥草立体复合
种养耦合方法
|
陈灿、黄璜
|
201503
|
发明专利:ZL 2014 1 0009939.4
|
8
|
一种鱼腥草生态栽培方法
|
陈灿、黄璜
|
201309
|
发明专利:ZL 2012 1 0260671.2
|
|
|
|
|
|
|
|
|
|
|
|
|
|
|
|
|
|
注:“项目名称”应与获奖证书中的名称一致,同一项目获得多项奖励,只计最高者;“项目完成人”只需注明本团队人员及排名次序。栏目不够可加页。
五、人才培养
4-1学位授权点培养研究生人数
|
招生硕士生
|
|
授予硕士学位
|
|
招生博士生
|
4
|
授予博士学位
|
1
|
4-2培养研究生具体情况
|
入学年级
|
硕士/博士
|
研究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是否授予学位
|
2012
|
博士
|
郑华斌
|
黄璜
|
是
|
2013
|
博士
|
魏海林
|
黄璜
|
|
2014
|
博士
|
李静怡
|
黄璜
|
|
2014
|
博士
|
王辉
|
崔国贤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