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创新论坛第73讲:陈体华教授解析野生大小麦气孔调控与非生物胁迫响应

    2024年5月25日, 隆平创新论坛第73讲在湖南农业大学隆平楼617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特邀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国际合作)和农业学科带头人、澳洲国家蔬菜设施园艺中心副主任陈体华教授,就“野生大小麦气孔调控与非生物胁迫响应”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体华教授同时也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作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聚焦气孔调控,应对非生物胁迫挑战

    陈体华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干旱、高温、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对农作物生产的威胁日益严重。气孔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其开闭调控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深入研究气孔调控机制,对于培育抗逆高产作物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陈体华教授团队以野生大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手段,系统解析了气孔发育、气孔运动及其对环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野生大小麦中存在着丰富的抗逆基因资源,这些基因在气孔调控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基因资源,可以为小麦抗逆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基因靶点。

加强国际合作,共谋农业发展

    陈体华教授还介绍了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际合作情况。他表示,中澳两国在农业科技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等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论坛反响热烈,助力学科发展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近百名师生参加。陈体华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大家就气孔调控机制、抗逆育种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我校作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