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逐梦想 ,好男儿当自强 ——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孙真龙

 
李阳 摄
人物简介:孙真龙,2015年考入我校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6年9月1日应征入伍,服役期间荣获旅嘉奖和“优秀义务兵”称号,2018年退伍复学,转入农学院烟草专业就读;曾获校“自强之星标兵”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优秀教官”“一等奖学金”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初入军营,孙真龙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俱是一般,但经过两年艰苦的部队生活,他成长为了一个体魄强健、意志坚定的好青年。新训结束后开始下连,他被分配至北部战区某巡逻艇大队,正式成为了为一名为国奉献的守边军人。退伍后,孙真龙回归校园,他不忘军人本色,继续朝着自己新的目标前进,将部队的自强精神延续到校园生活里。
逐梦军旅 意志坚定守边防
“每一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军人梦。”,为了实现这个梦,孙真龙用两年艰苦的军旅时光,以坚定顽强的意志完成了他从一个普通学生到一个身心强大的军人的蜕变。
初入军营时,孙真龙便遭遇体能训练成绩滞后于一众新兵、摸底考核八个项目通通不及格的挫折。然而孙真龙并没有退缩。为了在3公里的考核项目中达标,他咬紧牙关,花两个月进行加强版跑,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来铸就更强大的自己;为了达到单杠训练中的标准,他挑战自我,拉练了三个月,终于完成单杠数从0到12的跨越;为了弥补自己在速度爆发力上的不足,孙真龙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黑河市,连续60天里,平均每天2个小时进行加训……为了不耽误任何一分钟的训练时间,他在不知道身上两根肋骨断裂的情况下,以强大的意志力克服困难,依然坚持训练。在之后的三天里训练力度加强,在30米训练战术上,他的成绩比平时还提高了五秒。他以坚定信念与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挑战了自己的极限。
在训练中的孙真龙不甘落后,奋力进取;在他下连后,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甘于平凡,且乐于平凡的心态,以及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孙真龙所在的巡逻艇大队,五月份出航,十月份归航,执勤近半年时间,担负着明水期黑龙江中上游三千里界江的执勤保障等任务,是全军地理位置最北、执勤辖区最长、自然环境最为艰苦的陆军船艇部队。尽管边界地区的条件艰苦异常,但孙真龙却从没有抱怨过,他说:“驻扎边疆保卫国土是我的使命与责任。钢枪,是国家保卫的利器,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大好河山;既选择,则无怨无悔。”
“世上哪有你扛不住的事情,任何事情咬咬牙都能过去。”孙真龙回顾两年军营时光总结说。从最初的渴求逃离,到扎根边疆,建功立业;从最初考核不过关,到后来内务、训练等考核成绩优异,孙真龙一步一步地坚定前行,不断完善自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军营梦。
重拾书本 自强不息延军风
2018年9月,孙真龙退伍后回归校园,重拾书本。在学校生活中,他克服内心的落差,以及学业上的短板,将部队里带来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作风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为了赶上落下的课本知识,孙真龙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查漏补缺。在课堂上,他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后,他热衷于泡图书馆自习。为了弥补自己的英语短板,孙真龙坚持在英语软件上进行单词打卡,200余天里积累了5000余词的单词量;为突破听力的难关,无论是在校园走路、食堂排队打饭,还是睡前,他都会听英语音频,最终,他顺利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孙真龙回到学校后,他主动申请担任军训团部干事,承担军训总结汇演解说工作,监督并陪同新生完成军训;在学习之余,他参加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如在社区做义工、在校园内无偿献血等。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孙真龙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基本没有花过家里的钱。
2019年6月,东湖一栋东侧垃圾通道意外失火,现场浓烟滚滚。孙真龙当时正在七楼的宿舍里学习,察觉到楼下情况不对劲,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势最危险的五楼,熟练地打开消防栓,拉出水带跑进火势中心开始灭火。“火势太大,你们捂好口鼻先出去,”孙真龙边灭火边指导同学们疏散。几分钟后,消防人员赶到,此刻的火势已经被孙真龙和同学及时遏制。辅导员张译文说:“如果不是孙真龙同学勇敢地带领大家及时展开灭火行动,火灾一旦蔓延,将给学校带来严重的损失。”
“当面对困难和险阻的时候,唯有靠自身的顽强精神与之抗争。”孙真龙说,从军营到校园,两年的携笔从戎经历,让他领悟到了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两年军旅生活,更是让他将自强刻在了自己的骨子里。这正如他自己在自强之星演讲台上说过的话,“不畏苦难,勇敢逐梦,你便是自强之星”。
(学生记者 杨佳敏 见习记者 石乐 付若妮 朱丽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