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2025)

一、专业介绍: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1、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农学学士学位

3、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

4、核心课程:种子生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生产学、种子实验技术。

5、专业简介: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史积淀深厚,其源头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开设的种子学课程。2003年获得种子科学与技术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面向农业产业与现代种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核心是使学生掌握品种选育、种子生产、检验、加工、贮藏、营销与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及技能,服务乡村振兴与现代种业发展。本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效卓著,率先实现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国家一流课程等突破。

二、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介绍

1、种子科学与工程系

2、办学定位与特色: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战略新兴专业。该专业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雄厚基础,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新时代种业人才。本专业通过"理论教学-科研训练-产业实践"三维融合的培养模式,重点强化学生在种子生物学、分子育种、种子检验和种子生产等领域的核心能力,独创的"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体系与全程导师制,使毕业生既能开展种质资源创新等基础研究,又精通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等产业技术。

专业与隆平高科、金色农华、粮安科技等龙头企业构建深度产学研合作,在民族种业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持续为种业行业输送大批既懂技术创新又善经营管理的骨干力量,在破解种业"卡脖子" 技术瓶颈、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展现硬核担当,成为赋能民族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育高地。

3、师资力量:种子科学与工程作为我校农业学科体系的核心专业,始终以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种业领域拔尖人才” 为目标,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科研创新能力突出、育人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正教授13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2人。

4、相关图片

    

袁隆平院士与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合影并题词

专业教师到产学研合作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研讨

杂交水稻制种关键环节基地现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