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专业介绍
草业科学专业,学制4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包括草学、农学和畜牧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草坪学、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草地生态学、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草产品加工学、草地保护学、运动场草坪设计与建造等。
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畜牧学和园艺学专业下开设的牧草学和草坪学课程组,2000年获批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招生资格,2001年首次招生并成立草业科学系,2003年获得草业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草业科学专业面向现代草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三农情怀及科学精神,在饲草、草坪草、生态草和工业用草等方向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现代草牧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草业科学系介绍
草业科学专业紧密围绕现代草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大需求与发展前沿,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草坪建植与管理、饲草育种与栽培、草种生产与经营、饲草加工与贮藏、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地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草业、草食畜牧业、园林绿化、运动场草坪建植与养护、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与设计、生产与施工、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具有正确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与科学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草业科学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神农学者”讲座教授1人,全职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含校聘)6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海外留学经历8人。本专业教师先后获得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微课大赛高教组个人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农林类专业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等各类荣誉和奖项10多人次,两门专业课先后被认定为湖南省精品课程和湖南省一流课程。建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草学硕士学位点、农业与种业(草业)专硕点和作物学下设的草业科学与技术二级博士点。建有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长沙)、湖南省草类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草地研究中心等各级平台。在草坪建植与管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持设计、建造与维护了一批高质量的运动场草坪,其中长沙贺龙体育中心足球场获认证为国家一级场地(2017年在该场地,中国国足首次在世界杯赛事中战胜韩国,打破了三十年的恐韩症);此外,在优质饲草资源创新与集成应用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在高蛋白饲草开发利用领域先后获湖南卫视和央视焦点访谈报道。
教师简介:
揭雨成,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卡罗来纳州大学访问学者。草业科技博士点领衔人,国家饲草种质分库负责人,省草类工程中心主任,中国农业防灾减灾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外部专家库专家,全国麻纺标准委员会委员,从事麻类与饲用作物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项目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优硕、博士论文2篇。
张志飞,博士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诺贝研究所访问学者,草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站长,兼任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从事饲草育种栽培及加工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40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专利4项,制定标准3项,登记牧草品种1个。成果入选教育部乡村振兴示范案例(2024)和高校脱贫攻坚典型案例(2021)。
胡龙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Rutgers大学访问学者,草业科学系主任,兼任中国植物学会饲草植物学分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苜蓿、狼尾草和籽粒苋等饲草种质创新与开发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山东省和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任务、盐碱地科技攻关任务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件,主编教材1本。
邢虎成,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草类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共主持科研项目1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课题30项,发表论文90多篇,参与编写著作3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教学奖励4项。
陈桂华,博士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稻秸秆饲用学研究。主持或参与多个项目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公开授权5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个。
刘明稀,博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和湖南省自科基金等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 论文6篇。主要从事草坪草、芒草抗逆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
徐倩,博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美国Rutgers大学访问学者,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青年英才(第Ⅱ层次),主要从事籽粒苋和狼尾草等饲草产量形成机制的研究以及分子育种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9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编教材2部。兼任中国草学会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穆麟,湖南农业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校聘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B类青年引进人才,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温高湿地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挖掘与应用、青贮微生物区系及乳酸菌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已发表青贮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兼任中国草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长沙站)技术负责人。
卢蕊,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校聘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B类青年引进人才,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苜蓿和狼尾草等饲草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项目7项,在Plant Physiology等SCI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