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2019版)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种子科学与工程(修业年限4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

发展历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顺应种子产业的迅猛发展,于2006年批准设立的行业特色专业。在设置本科专业之前,于2003年已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完整体系。2008年由本校举办的“首届全国种子科学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种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强了我国种子科学的学术交流、种子行业的产、学、研结合和人才培养及产业联盟系列活动。20115月中旬在我校召开中国植物学会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并于2014年在长沙召开国际种子学术交流会。通过10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已经成为成为管理制度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体系合理、实训条件先进、教学水平和质量高、学生综合素质高、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一流专业。

办学定位:以社会经济特别是种子行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标准,遵循人才培养向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根据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专业知识深厚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兼顾外向型种子企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技术开发与服务、种子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依托的学科水平: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依托的一级学科作物学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作物学涵盖的二级学科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等,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自“十五”以来一直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为湖南省重点学科。以上各学科均拥有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我校作物学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居于领先行列。

特色与优势:继承优良传统,发挥团队、人才、科研、平台优势,利用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成果,推行“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模式,采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

种子科学与工程系现有专任专业课教师16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入选者2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近年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6项,其中“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 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于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还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近五年来,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课题122项,科研经费3302万元,年均科研项目经费超过600万元。

本专业部分高级专家学者:

张海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种子科学与技术等教学科研工作。在杂交小麦育种技术、水稻种衣剂、两系杂交水稻安全高产制种技术、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十二五”以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湖南省科技计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编制行业标准5个,主编参编专著6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唐启源,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长期从事水稻栽培研究与生产指导,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近年来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等科研课题16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王建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健种业董事长,国家水稻产业体系试验站站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课题10 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8项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育成水稻新品种18个。 

陈光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处处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领衔人,“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首席专家,湖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农业大学特聘教授,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承担种子产业化原理与技术等课程教学。获省、校级成果奖励6项,选育水稻新品种6个,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和教材8本。 

肖应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杂交水稻育种、水稻栽培生理研究,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员选育的两系法杂交水稻陆两优996、培两优500和两用核不育系“C815S”及杂交组合C两优396C两优87,通过国家或湖南省审定。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参编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在“植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作物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唐文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作为主持或主研人员,选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34个,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8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30多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雷东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杂交稻种子生产研究。担任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系系主任,湖南省作物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2007-2008年国家公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学习,系农业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近年来,获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湖南省121创新人才、长沙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或荣誉。 

课程及教学环节

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害虫学、农业微生物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等。

专业主干课:种子生物学、种子质量检验、种子贮藏加工、种子实验技术、种子经营与管理、种子生产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科技论文写作、种子专业英语等。

教学环节:(1)理论教学环节: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2)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毕业综合实习等;(3)科研训练环节:参加导师科研或校企合作科研,完成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环节;(4)社会调查与社会活动环节。

【教学条件】

本专业实验教学主要在农学院综合实验平台进行,拥有实验室超过700㎡,设备齐全,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室、遗传实验室、种子检验实验室、种子加工实验室、作物品质分析室、常规分析室、组织培养室、计算机房、分子遗传室、多功能实验室及标本园、标本室。每个实验室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本专业实习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建设了校际实习基地2个、校企合作基地5个、产学研基地1个,并重点建成了杂交水稻制种实习核心基地。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教学基地是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此外,我校作物基因工程室、国家油料改良分中心、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水稻科学研究所、棉花科学研究所、苎麻科学研究所、草业科学研究所、旱粮作物研究所和烟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都能为本专业学生课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试验提供教学条件。

本专业主要依托的专业教学科研平台有:

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南方粮油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湖南省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作物科学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三熟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作物多熟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作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农学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岳阳水稻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衡阳油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隆平种业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奖助学金

学生可以获得的奖助学金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校友分会奖学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校友分会助学金、湖南农业大学北美校友会奖学金、深圳校友助学金、轩辕种子助学金、郴州校友助学金、2004级农学与草业科学校友奖学金、2004级植物科学与技术校友奖学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校友分会奖学金等,此外学生参加导师科研可以获得助研补助等。

【就业与深造】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一是通过免试推荐或考试进入硕士阶段继续学习深造,二是在科研机构或教学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三是在种子企业或农、林、牧、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相关的应用研究、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本专业就业态势良好,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5%以上,研究生考取率44%以上。考入的学校与科研院所主要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

【校友风采】

梁宝才,男,汉族,2011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年在广西柳州自主创业,自主经营柳州市春秋种业经营部,注册了“春绿”自主商标,主要从事种子批发贸易,本着诚信经营,专注质量的经营理念,所经营的种子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2013年加入柳州市种子协会任职副秘书长,为柳州的种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李元杰,男,土家族,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曾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标兵”,“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2012年考于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14年至今,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穗粒数控制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制研究。读研期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一等“企业奖学金”,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二等“学业奖学金,中国农业大学二等“科研奖学金”。 

王志宜,男,汉族,吉林松原人,中共党员。2008-2012年间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与科学专业。20127月至今,就职于隆平高科亚华种业,任销售经理,主管福建省及广东省。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2008-2009年度校级三好学生,2010-2011年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012年论文《漂浮育苗对无籽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同年,该论文刊登在《作物研究》2012年第26卷第1期。工作期间,于2014年被评选为湖南亚华种业“优秀员工”,同年,荣获湖南亚华种业“工会积极分子”称号,至今推广杂交水稻优秀品种逾40万公斤,为公司创造销售额约合人民币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