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始建于1926年,前身为湖南大学农科,1951年隶属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作物学科下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信息科学、烟草学、草业科学与技术等6个二级学科。作物学为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湖南省“十二五”特色优势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为湖南省特色优势重点学科。作物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B+类,进入全国前10-20%。
作物学科发展概览
作物学现设5个研究方向和团队,包括作物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和种质创新、作物多熟制理论与技术、作物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信息技术与智慧农业工程。
方向一:作物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南方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抗逆、生态栽培理论研究;作物产量与品质调控生理生态与分子机制研究;作物适应高效栽培措施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
方向二:作物遗传育种和种质创新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主要农作物的重要种质及基因资源的发掘、鉴定与利用;通过传统和现代分子育种手段相结合培育作物新品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作物遗传育种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方向三:作物多熟制理论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主要农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抗逆栽培技术研究;作物物化栽培产品与技术研究;以农田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田种植制度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南方中低产稻田改良、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防灾抗灾、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研究;基本农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适应南方多熟制地区的品种筛选研究;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
方向四:作物种子科学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种苗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及调控原理研究;种子采收工艺、收后干燥、分级、包装、贮运方法研究;杂交种子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种子清选、包衣丸化、光电处理和播种方法的理论研究和相应的工程设施研究;亲本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基地生态模型以及安全生产研究;作物种子生理、生化检测与鉴别研究。
方向五:作物信息技术与智慧农业工程
本研究方向将大数据、遥感、决策模型、人工智能、物联网、软硬件工程等高新技术与作物学相结合,重点开展农情信息的立体化感知、农作处方的精确化设计、农田管理的精确化作业、农作生产力的精确化预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追溯、农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产品示范应用等,探索数字农业建设、精准农业实践和智慧农业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