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本科实训课 培养合格接班人 ——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训
9月25日,金秋九月,稻浪翻腾。为贯彻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王建龙教授改变传统上课方式,将课堂搬到了实地,组织2019级种子1班、2班和2019级农技特岗班70余名学生,赴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仓储加工中心、金健种业开慧科研基地和杨开慧烈士故居等地,实地开展 “水稻种子产学研教学实训”活动。
在王建龙教授的带领下,学生们首先参观了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刘志贤向全体学生介绍了“中心”成立背景、运营理念、专业研究中心、成果孵化转移中心、研发团队、技术优势以及首批专业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学生们听完介绍后感触良多,深刻认识到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汇聚着最前沿的科技,有着基础性、战略型的地位。
参观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
参观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
接着,大家来到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仓储加工中心参观。王建龙教授通过现场教学展示,让学生直观体验种子的加工包装全过程,通过对湖南金健种业品种的介绍以及种子市场的分析,让学生们明白了我国水稻产业已经从“吃饱”向“吃好”转变,高档优质稻的研发及推广是当前及未来种业发展主方向。
参观种子全自动包装设备
王建龙教授介绍研发的优质稻新品种
随后,学生参观了 “湖南省救灾备荒储备种子”冷藏库,王建龙教授实地讲解了救灾备荒储备种子的重大意义,种子科学贮藏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水稻种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加深了学生们对种业的理解。
参观种子储存库
下午,王建龙教授带领学生们来到湖南金健种业开慧科研教学示范基地。王教授顶着炎炎烈日,在试验田间开展“田间教学”,结合田间材料向学生讲解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原理、品种选育的基本方法与原则、三系与两系的理论以及优缺点、水稻高产栽培示范的关键技术与管理等专业知识。
“田间现场教学”
最后,大家来到红色教育基地杨开慧烈士纪念馆和故居参观,感受到了杨开慧烈士生前为我国共产主义事业所做出的牺牲与付出。无私无畏的革命情怀,舍生取义的烈士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年轻的心!
参观杨开慧革命烈士纪念馆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王建龙教授结合水稻种子专业特点,利用行业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系统组织“水稻种子产学研教学实训”活动。本次实地教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同学们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种业发展方向及书本知识实际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红色信仰将在新一代种业人心中生根发芽!
供稿人:曾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