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农学院 吴德志)5月12日上午,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办、我校承办的“油料作物与再生稻生产技术”区域培训研讨会在岳麓山实验室举行开班仪式。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国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岳好平,FAO亚太区域办事处Romeo Labios博士,FAO社会经济评估专家王怀豫博士,以及来自尼泊尔和孟加拉等国家的6位农业专家和我校农学院部分授课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农学院院长吴俊主持。
杨国顺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学校承担的又一项重要国际农业技术交流活动。湖南是粮食生产大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重任。湖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农业高等院校,长期深耕农业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领域,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走出去”布局。本次培训搭建了湖南与FAO、尼泊尔、孟加拉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深化现代农业技术协作与高端人才联合培育等领域的合作,有效促进区域间优势资源互补,推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
FAO亚太区域办事处Romeo Labios博士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南亚地区油料作物单产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再生稻技术覆盖率严重不足。此次研讨会聚焦油料作物及再生稻的育种、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与附加值提升等领域,来自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参与者还将实地考察湖南的示范农场、农业基地以及成功农户与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该培训活动将为受益国提供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建设支持,推动该区域油料作物及再生稻生产水平。
据悉,研讨会将开展三大模块农业技术培训:一是"油料作物"模块,重点分享早熟高产油菜育种栽培技术;二是"绿色生产"模块,系统分享再生稻高产栽培体系;三是"智慧育种"模块,分享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此外,参会专家还将参观科研基地和示范农场,实践体验湖南"稻油轮作"模式。农学院刘忠松教授团队、唐启源教授团队和李林教授团队围绕油料作物和再生稻生产的理论与实践开展专题培训交流。
转载网站:湖南农业大学新闻网,https://news.hunau.edu.cn/xyzh/202505/t20250513_45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