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十二五”规划评估报告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现就我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一)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1.师资队伍建设

1)作物学科64人,其中正高30人,占46.88%,副高17人,占26.56%,中级及以下17人,占26.56%;博士42人,占65.63%,硕士12人,占18.75%,本科及以下10人,占15.62%55-6011人,占17.19%,45-5427人,占42.19%35-4413人,占20.31%35岁以下13人,占20.31%。草学学科25人,其中正高10人,占40%,副高13人,占52%,中级及以下2人,占8%;博士20人,占80%,硕士5人,占20%45-5413人,占52%35-449人,占36%35岁以下3人,占12%。王国梁和彭少兵两位芙蓉学者通过聘期考核,同时获得芙蓉学者特聘教授贡献奖,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国梁聘期考核优秀,并被聘为学校“1515”学术领军人才;新增“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 名—孙传信和唐剑武;新增“神农学者”讲座教授2 名—王增裕和刘来华,其中,王增裕被评为湖南省“海外名师”。新增赵振东院士为我院“双聘”院士。

2)新进周仲华、敖合军、雷东阳、穰中文、王悦、佘玮、陈秋红、黄敏、刘金灵、王晓玉、张秋平、龙攀、胡龙兴等13位博士,其中9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获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4.7%,外缘教师比例达47.6%,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33.7%

3)官春云院士获得湖南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唐文帮教授荣获湖南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邹应斌和王建龙获得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陈光辉教授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荣誉称号,陈立云教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并获第九届“湖南光召科技奖”和“感动湖南”特别贡献奖。王志龙教授及其团队评选为“1515”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创新团队;肖应辉教授评选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邓化冰、雷东阳、刘金灵被评选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雷东阳入选湖湘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对象。

4)有官梅等4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敖和军等11名教师晋升副高职称,肖应辉等9名教师晋升博士导师,14名教师晋升硕士导师;雷东阳等5人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选派张志飞等8名青年教师出国学习交流半年以上,30多名教师到国内进行培训和访学。

2.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

1)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被列为国家重点特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列为湖南省重点特色学科;在国务院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一级学科获得了全国排名第六,农业科学(含作物学)ESI排名进入前1%,作物学和草学2 个一级学科同时被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获得学科建设资助经费2000多万元。

2)调整设置了两个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草学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科与隆平高科联合创建的湖南省亚华种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通过验收,学科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烟草学博士点和硕士点正式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备案。

3)依托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大力开展协同创新,2014年,由官春云院士领衔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获得了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

4)设立了作物学、草学开放基金项目,先后资助青年教师科研项目50项,有力促进了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5)五年共招收博士生102名,全日制硕士生382名。学院出台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了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努力方向。16位研究生获得湖南省研究生科创项目立项,省学位办硕、博士论文抽检结果全部为良好以上。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有30多篇获学校奖励,研究成果有10多项获学校奖励,有50多名研究生获各级各类荣誉奖励和表彰,有5篇博士论文和6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有2篇博士论文被推荐参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

3.本科教学

1)“十二五”期间,获得5项省级教研教改课题和21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获得“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湖南农业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5项。

2)发表教研教改论文65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编写教材24部;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42篇,获得国际性学科竞赛奖励项目4项。

3)从2013级开办了隆平创新实验班,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办了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探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各类人才培养方案;新建了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及7个校外实习基地,并投入运行。

4)完成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作物学科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任务,建设了《作物栽培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植物育种学》省级精品课程,农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通过了省级验收;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和农村区域发展3个本科新办专业评估合格。

5)陈桂华获得“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二等奖”,易镇邪等9人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农学系、种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得了校级优秀基层组织。

65年共招收1271名本科生,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1)新增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近100项,其中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主持国家863、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重大课题10项;学院年均到位科技经费3000余万元。

(2)2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审定品种近50个,授权专利56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其中陈立云老师主持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我校最高级别的国家科技发明奖突破;邹应斌教授参与的“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陈社员主持的项目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3)成功主办或承办作物科学高峰论坛、第11届国际种子科学大会、全国作物高产高效栽培学术研讨会、全国棉花育种研讨会等10余次全国学术会议。邀请了罗锡文院士、舒尔茨博士、曾利荣博士等30余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报告。

(4)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即2011年的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三熟制重点实验室、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2012年湖南省作物多熟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013年湖南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王志龙领衔申报的“作物抗逆与种质创新”获得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计划资助,王国梁领衔申报的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与分子育种”获得批准,学院荣获“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单位。

(5)学院共选派3人担任科技特派员、20人担任了“三区特派员”;组织召开了省科技重大专项“高油酸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论证会、三熟制双季稻规模化生产、杂交晚粳稻高产栽培现场会、南方丘陵区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现场会等20余个现场评议会;举办了11期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技人员培训班,培训了536名农业技术人员和200多名现代青年农场主。签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同3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2000多万元。科技成果推广面积近2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办学规模稳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超过800人的规模;本科生就业率在94%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在93%以上。

2.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成绩突出。作物学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六,作物学和草学被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新增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新增烟草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认定。

3.科技成果奖励、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都实现了新的突破,科技论文的影响因子不断提升,科研到位经费稳中有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4.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5.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日趋合理。

6.在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中,年度总分一直位居前列,2011年获得目标管理优秀单位、2012年获得“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2014年获得“内涵建设优秀单位”。2014年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三)完成情况的评估结论

“十二五”期间,我院全体教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为重点,大胆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的稳步实施,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自评结果为:优秀。

二、规划实施中的措施评价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评估

1、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突出优势和特色,占领发展高地

学院每年组织学科建设研讨会,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教师团队,使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归属和发展目标,同时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任务,开展协同创新;依托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举全院之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主动申报2011计划,占领学科发展的战略高地

效果评价:优。“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获得湖南省教育厅认定,“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获得国家认定,为学校跨越式发展、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创造了条件

2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分层次培养和引进人才(国家、省级、校级),有计划派遣年轻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单位交流访学或培训,设立作物学开放基金项目扶植优秀青年教师,强化青年教师到科研生产第一线锻炼。

效果评价:优。引进海内外知名学者4名,新进博士13名,国外访学教师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4.7%,外缘教师比例达47.6%,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33.7%。实现了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的突破。

3、整合优势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学院围绕“作物多熟制”特色主题开展研究,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平;资源学科内部整合,建立科研公共平台和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努力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效果评价:优。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个,新建了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及7个校企合作科研实习基地。

4、突出科技优势,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我院作物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任务为牵引,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同步发展,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服务社会的同时,不断改善教职工待遇。

效果评价:优。实现“973”前期项目资助突破,科技经费稳中有升,2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2000多万元。

5、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计划,开办了隆平创新实验班,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办了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探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各类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课程模块设计、讨论与辩论式教学、科技创新与实践锻炼、绩效考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效果评价:优。本科生考研率达到40%,就业率保持96%以上。获省优博论文7篇,省优硕论文4篇,研究生就业率保持93%以上。

6、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调动全院职工的创业积极性

以集中精力量搞好教学科研工作为前提,修订和完善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创业积极性,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效果评价:优。全院职工创业积极性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科目标定位、方向任务仍不够明确,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接不紧密,学科水平提升较慢。

2.人才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存在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依然较少、中青年教师中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人才欠缺,部分教师团队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3.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高水平论文数量有限。

4.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未实现突破,国家级成果和高档次研究论文的数量有限等。

5.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本科生实验示范中心还未建立,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现有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科研用房严重不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基地运行管理还不够规范;科研资源整合不够,平台资源分散,学科大型仪器设备上网共享数量少。

6.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学院的管理体制与新的形势发展有一定距离,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等有待优化,目标管理考核、绩效与人才评价等制度均有待完善。

三、办学特色与品牌工作

1、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两个“传、帮、带”

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组建“三位一体”团队;学生培养实行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参加研究生组会,本硕、本硕博连带连读。

2、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设计科学研究任务和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的归队:树立长远目标,确定研究方向,任务牵引定位;

学生的分类:三类人才,个性发展。

3、坚持学研产紧密结合,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寓教于研,寓研于学,培养学术型人才;教学与产业紧密结合,专家和学生对应于产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探索社会服务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4、坚持教学改革连续不断,与时俱进

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六边”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一拖三”;专业综合改革;学生分类培养。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