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的精神,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2010-2020),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佳、科技创新能力强、学科建设水平高、服务社会效益好,突显作物学科特色和优势,加速草学学科的发展,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实现学院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宏伟目标,特制定农学院“十二五”(20112015)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农学院是2002年在原农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湖南省修业农林专科学校和1949年湖南大学农业学院的农学专业。1951年院系调整组建湖南农学院开设农学系。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积淀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1、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水平较高。学院设有农学专业、植物科学技术、草业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科学和农村区域与发展6个本科专业;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草业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信息科学、烟草科学与工程技术和生物能源7个硕士点;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草业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信息科学、烟草科学与工程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顺利通过“十五”国家重点学科验收、并于20078月被批准为“十一五”国家重点科学,201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特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顺利通过“十一五”省重点学科验收,2010年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列为湖南省重点特色学科;2006年作物学科参加第二轮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五。 

2、师资结构优化,力量较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5人,专任教师82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正高级职称教师40 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6人、硕士学位的5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8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湖南省优秀专家2人,省管专家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5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7人。 

3、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专业学生791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6名,博士研究生111名,在职硕士研究生256名。本科生面向全国招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排名稳居全校前列。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成效,近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编辑出版教材24本,农学专业被评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作物栽培学为国家精品课程,作物学科主干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有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篇博士论文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4、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作为第一主持单位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948、国家“973、国家攻关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80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审定农作物品种30个,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出版专著10本,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0余篇,一级学报论文70余篇。 

5、平台建设取得成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新建了中央与与地方共建的作物科学实验室,耘园、长安、青竹湖和绥宁教学基地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新建了农业部多熟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南方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中心、旱地作物研究所、国家烟草总局中南烟草农业试验站、海南科研基地和云南科研基地,成功申报了长沙市玉米工程技术中心,联合申报了长江流域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了常德苎麻综合试验站、油料试验站和邵阳花生综合试验站,联合组建了现代生物技术、杂交水稻和苎麻产业技术等创新技术战略联盟。 

 6、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合作更加密切。学院与国内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联系,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向国外1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访问学者和研究生,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日本鹿儿岛大学和冈山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办学与合作研究关系,招收留学生3名。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存在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较少、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结构不太合理、比较松散、层次不明显、核心人物未形成或者不突出,中青年教师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人才较少、呈现断层,部分教师游离在团队之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 

2、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发表的高档次论文数量有限,创新作品较少,优秀论文的数量有限,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学院要在“十二五”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转变的目标存在一定距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未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突破,科研项目还未实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突破,国家级成果、专利和高档次研究论文的数量还相当有限,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4、办学条件有待改善。随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原有的办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科研的需求,本科生实验示范中心还未建立,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现有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完善,学研产相结合的教学科研综合实训基地亟待建设等。 

5、教学科研内涵有待拓展。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和服务社会还很有限。成人继续教育、科技培训和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还不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需要进一步规范、效益有待提升,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 

6、管理体制有待创新。学院的管理体制尚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与现行的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体制不相适应,奖福分配条例与目标考核联系不紧,奖学助学制度有待完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有待优化等。 

(三)、机遇与挑战 

国内外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生源和高层次人才争夺战。没有良好的办学条件、高水平的学科基础、精明强干的师资队伍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个学校很难在高水平的大学中占据有利的位置。目前,兄弟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明显,为迎接新的挑战,实现学校和学院建设发展目标,必须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思想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夯实办学基础、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创新能力等来增强学院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学院从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转变的目标。 

二、中长期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领会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的精神, 坚持教学科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二)发展愿景 

立足学院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全面实现向研究型学院转型,把学院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学院。 

(三)战略目标 

2015年,全面实现学院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转型,学院的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学院前列。 

提升学科水平,实现作物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进入国家重点学科的目标;优化师资队伍,实现国家创新团队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国家百篇优秀论文的突破;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和国家成果奖励的重大突破;优化办学条件实现国家实验示范中心和国家创新平台突破;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全面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 

(四)发展思路 

围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强化特色、注重质量、创建一流的指导思想,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两翼,以提高水平和形成集成优势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主要发展任务与措施 

面向经济社会的主战场,稳步发展本科教育,拓展本科专业方向,提升专业内涵质量,发挥学科与专业优势,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人才队伍,加强科学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巩固和发展学、研、产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研究型学院。具体任务与措施如下: 

(一)学科专业建设 

以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2015年新增1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点、1-2个博士点;力争新增1-2个省级重点专业、1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至2015年,学院将拥有7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点,8个博士点。 

(二)人才培养 

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和完善学分制,促进文理交融,切实发挥教学基层组织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础作用。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途径和研究生培养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到2015年,全日制本科在籍人数1200名,全日制脱产研究生400名,在职研究生400名,继续教育规模稳步发展。新增省优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5篇、实现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突破,加强教学改革的质量工程建设,新增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励4项以上,国家教学成果奖励1项以上。 

(三)科学研究 

坚持服务社会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解决生产上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科学研究。实现年到位科技经费3000万元以上,新增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项以上、省科技奖励10项以上,申请专利和审定农作物品种40个以上,制定各类标准10项,出版专著10本、发表科技论文800篇以上,其SCIEI收录论文60篇以上,一级学报论文80篇以上。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 

(四)社会服务和科技产业 

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切实抓好“双百”科技工程基地建设,搞好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学院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推广面积2亿亩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和扶持1-2家校办企业,实现校办企业上市的目标。 

(五)师资队伍建设 

 以中青年教师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至2015年学院职工总人数达到12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达到9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率超过60%,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教师比率超过30%。生师比争取达到161。引进或培养院士、 “长江学者”、“千人计划”、 “芙蓉学者”、“百人计划”和“神农学者”等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3-4名,新引进高水平博士10名,新增省部级或国家教学团队1个,实现省部级和国家级创新团队的突破。 

(六)保障条件建设 

新建好高标准的学研产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本科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0个,新增省级或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新增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零的突破。 

(七)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发扬“爱校敬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农大精神,大力培育“朴诚奋勉,求实创新”为核心内涵的优良校风、学风和教风,在全院形成“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氛围。积极努力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 

(八)制度建设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和二级教代会的作用,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绩效评估和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奖福分配条例,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学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九)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对等留学交换培养体制。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和研究生出国留学和做访问学者,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和招收留学生等途径,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学院的改革发展,提升学院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十)党建与政治思想工作 

在集中精力抓好教学科研和改革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和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将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等实际问题,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