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概况

 

  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农作物种质创制、种子发育与调控、种子生产、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质量控制与检验等理论与技术的学科。该学科以农作物、园艺和林木等植物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为研究对象,为植物种质创新、种子生产和加工、种子质量控制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最终为改造种子、创造种子和发展种子产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我校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2003年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原学科名称为“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有种子生物技术工程和作物品种改良与原理2个研究方向,20039月开始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科成员包括农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两个学院的部分教师。学科2010年更名为种子科学与技术,设置了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种子加工贮藏理论与技术和种子安全与管理4个研究方向。学科现有导师27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含校外导师2),学术型硕士生导师20(含校外导师8),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4 人。 

  学科近几年来在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杂交水稻种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近五年来共获各级奖励16项,其中“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 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杂交粳稻育种及两系杂交稻现代繁种技术研究”2014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外还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近五年,学科团队成员承担国家及省级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审定农作物品种88余个,其中水稻72个、花生品种10个、玉米品种6个;建立省级以上标准1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