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孙传清教授来母校讲学

  42日上午10点,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孙传清教授在一教401室做了题为《水稻驯化的故事》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活动有农学院张海清院长主持,农学院部分老师及学生参加。 

  孙教授1985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198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兼任《Crop J》、《 Genet Resour Crop Evo1》、《J Genet Genomics》、《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杂志编委及《作物学报》杂志的常务编委,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资源研究,克隆了多个控制水稻产量、株型、穗型、适应性、抗逆性、养分高效利用等性状的重要基因,揭示了水稻驯化过程中,落粒性、株型、穗型、芒性等性状改变及产量提高的分子机理,以通讯作者在Nat GenetGenome ResNat Commu Plant CellMol PlantPlant J等重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指导的博士生中有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3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2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水稻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历史悠久。孙教授首先从水稻的起源讲起,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种,通过一系列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变为理想作物,继而引出本次学术报告的重点——栽培稻的演化机理。孙教授通过对野生稻和栽培稻六个指标的对比来系统揭示水稻的演化过程。一是生长习性的改变,由匍匐茎变为直立茎,株型的改良提高了产量。二是落粒性的改变及种子大小的改变。三是芒性的丧失,野生稻的长、刺芒有利于其种子的传播,而栽培稻的短、光芒则利于采集、储藏、提高出糙率。四是穗型的变化,由野生稻利于受粉、减轻病虫害的散穗,演变为栽培稻利于密植、提高产量潜力的紧穗。五是二次枝梗数的增加及产量的提高。六是产量形状的改良。性状是基因的表现,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控制生长习性的PROG1,RPAD,PROG7基因;控制落粒性的SHA1/Sh4基因;控制穗型、枝梗、籽粒大小的OsLG1,FZP,NOG1基因;控制芒性的An1,LABA1,GAD1基因等。 

  在讨论互动环节,农学院刘金灵老师首先感谢孙教授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精彩分享,接着提出了芒拉长的细胞学基础是否受多方面影响的疑问,孙教授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影响因素有多方面,如膨大素等。当问及对于下一步研究会关注水稻的哪些性状时,孙教授表示将会关注穗粒数增加的分子机制、根系性状的演变、控制品质性状的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讨论结束后,孙教授同农学院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