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博士培养方案

1 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培 养 方 案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512


前 言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它既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具体体现,又是指导研究生科学制订个人培养计划,进行研究生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等文件要求,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院组织了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经过学科修改、学院评议、学校审定后形成7套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方案,37套二级学科博士生培养方案。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是在校内外广泛调研、多次修改、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2012版培养方案为蓝本进行的,本着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宽口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针,以服务农业科技需求、提高培养质量为主线,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各学科培养目标,增加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强化国际学术交流,将学术诚信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经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既遵循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又切合我校实际,体现学科特色和学术前沿,突出个性化培养。

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得到了各位专家、学科、学院以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关心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同行表示中衷心感谢。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512

目 录


湖南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1

湖南农业大学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2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5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10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要求一览表 10

生物学(071000 11

植物学(071001 14

生理学(071003 17

水生生物学(071004) 20

微生物学(071005 23

遗传学(071007 26

发育生物学(071008 2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32

生物物理学(071011 35

生物技术与工程(0710Z1 38

烟草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0710Z2 40

生态学(071300 42

产业生态与管理(0713Z1 45

教育生态学(0713Z2 48

农业生态学(0713Z3 51

环境生态学(0713Z4 54

作物学(090100 57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60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63

种子科学与技术(0901Z1) 66

作物信息科学(0901Z2 69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0901Z3 71

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0901Z4 74

烟草学(0901Z5 77

园艺学(090200 80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0902Z3 85

土壤学(090301) 88

植物营养学(090302 91

农业环境保护(0903Z1) 94

土地资源学(0903Z2 96

植物保护(090400) 99

植物病理学(090401 1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 105

农药学(090403 108

生物安全与检疫(0904Z1 111

生物信息学(0904Z2 114

畜牧学(090500 117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12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124

畜产品加工与营养工程(0905Z2)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0905Z1 127

临床兽医学(090603 130

草学(090900 13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135


湖南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授权类别

教育学(04)

教育学(0401)

硕士

理学(07)

生物学(0710)

博士/硕士

生态学(0713)

博士/硕士

工学(08)

农业工程(0828)

硕士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硕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硕士

风景园林学(0834)

硕士

农学(09)

作物学(0901)

博士/硕士

园艺学(0902)

博士/硕士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博士/硕士

植物保护(0904)

博士/硕士

畜牧学(0905)

博士/硕士

兽医学(0906)

硕士

水产(0908)

硕士

草学(0909)

博士/硕士

医学(1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

硕士

管理学(12)

农林经济管理(1203)

硕士

公共管理(1204)

硕士

注:标“▲”的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湖南农业大学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学科类别

法学(03)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硕士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硕士

教育学(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原理(040101)

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硕士

教育史(040103)

硕士

比较教育学(040104)

硕士

学前教育学(040105)

硕士

高等教育学(040106)

硕士

成人教育学(040107)

硕士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8)

硕士

特殊教育学(040109)

硕士

教育技术学(040110)

硕士

心理健康教育(0401Z1)

硕士

体育教育学(0401Z2)

硕士

文学(05)

外国语言文学(0502)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硕士

理学(07)

生物学(0710)

植物学(071001)

博士/硕士

动物学(071002)

博士/硕士

生理学(071003)

博士/硕士

水生生物学(071004)

博士/硕士

微生物学(071005)

博士/硕士

神经生物学(071006)

博士/硕士

遗传学(071007)

博士/硕士

发育生物学(071008)

博士/硕士

细胞生物学(071009)

博士/硕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博士/硕士

生物物理学(071011)

博士/硕士

生物技术与工程(0710Z1)

博士/硕士

烟草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0710Z2)

博士/硕士

生物数学(0710Z3)

博士/硕士

生态学(0713)

产业生态与管理(0713Z1)

博士/硕士

教育生态学(0713Z2)

博士/硕士

农业生态学(0713Z3)

博士/硕士

环境生态学(0713Z4)

博士/硕士

生态经济与管理(0713Z5)

博士/硕士

工学(08)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应用化学(081704)

硕士

工学(08)

农业工程(0828)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

硕士

农业水土工程(082802)

硕士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硕士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

硕士

农业信息工程(0828Z1)

硕士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环境科学(077601)

硕士

环境工程(083002)

硕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食品科学(083201)

硕士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硕士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硕士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硕士

农学(09)

作物学(09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博士/硕士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博士/硕士

种子科学与技术(0901Z1)

博士/硕士

作物信息科学(0901Z2)

博士/硕士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0901Z3)

博士

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0901Z4)

博士

烟草学(0901Z5)

博士/硕士

园艺学(0902)

果树学(090201)

博士/硕士

蔬菜学(090202)

博士/硕士

茶学(090203)

博士/硕士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0902Z1)

博士/硕士

观赏园艺(0902Z2)

博士/硕士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0902Z3)

博士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土壤学(090301)

博士/硕士

植物营养学(090302)

博士/硕士

农业环境保护(0903Z1)

博士/硕士

土地资源学(0903Z2)

博士/硕士

植物保护(0904)

植物病理学(090401)

博士/硕士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

博士/硕士

农药学(090403)

博士/硕士

生物安全与检疫(0904Z1)

博士/硕士

生物信息学(0904Z2)

博士/硕士

畜牧学(0905)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博士/硕士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博士/硕士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090504)

博士/硕士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0905Z1)

博士/硕士

兽医学0906)

基础兽医学(090601)

硕士

农学(09)

兽医学0906)

预防兽医学(090602)

硕士

临床兽医学(090603)

博士/硕士

中兽药学(0906Z1)

硕士

水产(0908)

水产养殖(090801)

硕士

捕捞学(090802)

硕士

渔业资源(090803)

硕士

医学(0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100401)

硕士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100402)

硕士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

硕士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

硕士

卫生毒理学(100405)

硕士

军事预防医学(100406)

硕士

管理学(12)

工商管理(1202)

企业管理(120202)

硕士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博士/硕士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硕士

金融服务与管理(120303)

硕士

产业经济与组织(120304)

硕士

公共管理(1204)

行政管理(120401)

硕士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20402)

硕士

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

硕士

社会保障(120403)

硕士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硕士

宪法与行政法(1204Z1)

硕士

农业科技管理与公共政策(1204Z2)

硕士

注:标的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标“▲”的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在本学科领域具备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基本学术能力,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研究或教学工作,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二、学制与培养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不含保留学籍期间)。硕博连读生基本学制为5年,最长不超过7年。在最长年限内未能完成课程学习或学位论文的博士研究生,作毕业、结业或肄业处理,不再保留学籍。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

1.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研实践为主,重点培养其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

2.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提名邀请本学科或相关学科2-3名校内外正高职称专家组成,负责指导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督促和检查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学术活动、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环节的完成情况。指导教师既要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又要全面关心博士研究生的成长。

四、总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为自然科学类不少于1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3学分,培养环节3学分;社会科学类不少于1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5学分,培养环节3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按学位课与选修课开设,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1.公共学位课:共2门,4学分。

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2学分。

基础外语:英语,60学时,2学分。

2.专业学位课(4-5门,不少于5学分)

专业外语:英语15学时,1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

专业基础课程: 30学时,2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

学科研究进展专题、研究方法论、学术能力提升类课程:按二级学科开设,也可按一级学科开设。课程门数2-3门,总学分不超过3学分。

3.研究生班讨论课:30学时,2学分。

4.选修课(自然科学类不少于2学分,社会科学类不少于4学分)

方向选修课:主要包括二级学科专业方向课程或特色课程,用于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相应专业方向能力培养。鼓励博士研究生选修跨二级学科课程,以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提高跨学科研究能力。

公共选修课: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科技应用文写作、知识产权、研究伦理、信息检索与利用、跨文化交流等全校范围内公选的课程,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

5.补修课。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研究生须在中期考核前补修硕士研究生阶段主干课程2-3门,不计学分。

六、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论文开题;学术活动;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中期考核;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实践活动;毕业答辩与学位授予等。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指导研究生进行课程学习、开展论文研究工作等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进行毕业及授予学位审查的依据。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一般由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2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的调整须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并报学位点备案。

2.课程学习及有关要求

除研究生班讨论外,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学位课70分为合格,选修课60分为合格,考试不合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须重修。

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应尽早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并在进行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前广泛阅读本学科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具体要求及数量参照各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同时须撰写3篇以上的文献综述报告,由指导教师批阅,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备查。为突出选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性,要求自选论文题目的项目在开题前应有查新报告。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二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应由所在学位点组织相关专家公开论证,开题报告通过者,以书面形式经所在学院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选题如有重大调整,须重新组织相关专家公开论证。开题时间距离申请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

4.学术活动(1学分)

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活动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主动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主要形式有听学术报告(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讲座)、参加学术研讨会、本人作学术报告等。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外短期访学、中外联合项目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活动累计不少于12次,其中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至少1次,参加各级组织的学术诚信教育活动至少2次,本人在二级学科范围以上至少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各学科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高要求。

学术活动的考核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5.博士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

博士研究生应在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课程学分后参加各一级学科博士点组织的博士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考试是博士研究生进入论文工作前的学科综合考试,重点考察博士研究生是否掌握了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是否具备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学术能力。通过综合水平考试者方可参加中期考核;未通过考试者,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只能参加下一届的中期考核。

6.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博士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的一种全面综合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科研能力以及培养潜力等。原则上要求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具体要求按《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执行。

7.实践活动(2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深入实际或基层生产一线,结合专业所长,完成1-2个实践项目,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包括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其中科研实践为必修环节,后三者任选其一。具体要求按照学校研究生实践活动实施有关办法执行。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或者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实践能力比赛者,可另计入1学分。

8.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博士研究生进入论文研究过程一年后,应认真分析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取得的经验与成效以及与预期进展的比较等,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指导教师审核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并核验实验数据原始记录后,学位点领衔人邀请3-5名专家组织论文中期检查,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和实验数据原始记录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9.毕业答辩(含预答辩)与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学位论文要求能够体现研究结果有创造性,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工作量应不少于两年,论文的内容应如实体现研究的工作内容。在学位论文评阅前须参加学位点组织的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和正式答辩阶段。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达到博士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博士学位。未达到博士学位授予要求,在毕业后两年内可按有关要求申请补授博士学位。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具体要求按《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标准》以及《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规定》执行。

七、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要求

博士研究生应以本人为第一作者(除影响因子高于10SCI论文外,其他学术论文不包含并列第一实排后面的情况)或第一指导教师为第一、本人为第二,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公开发表达到学校各一级学科学位授予要求且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具体见《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要求一览表》。

以湖南农业大学名义或条件等资源完成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属于学校。学生毕业后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鉴定,须经指导教师同意,且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联合培养的按照双方协议执行,但必须保证湖南农业大学署名并列第一。

八、博士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流程(3年基本学制为例)

序号

主要培养环节

时间安排

学分要求

1

制定培养计划

入学后2个月内


2

课程学习

1学期

13学分(自科)

15学分(社科)

3

开题报告

2学期末


4

学术活动

1-6学期

1学分

5

综合水平考试

3学期初


6

中期考核

3学期末


7

实践活动

2-5学期

2学分

8

论文中期检查

5学期


9

毕业答辩与学位授予

6学期


总学分不少于

16学分(自科)

18学分(社科)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要求一览表

序号

一级学科

名称及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基本要求

1

生物学

(0710)

生物学(071000)

植物学(071001)

生理学(071003)

水生生物学(071004)

微生物学(071005)

遗传学(071007)

发育生物学(07100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生物物理学(071011)

生物技术与工程(0710Z1)

烟草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0710Z2)


2

生态学

(0713)

生态学(071300)

产业生态与管理((0713Z1))

教育生态学(0713Z2)

农业生态学(0713Z3)

环境生态学(0713Z4)


3

作物学

(0901)

作物学(09010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作物遗传育(090102)

种子科学与技术(0901Z1)

作物信息科学(0901Z2)

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0901Z4)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0901Z3)

烟草学(0901Z5 )


4

园艺学(0902)

园艺学(090200)

果树学(090201)

蔬菜学(090202)

茶学(090203)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0902Z1)

观赏园艺(0902Z2)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0902Z3)


5

农业资源

与环境(0903)

土壤学(090301)

植物营养学(090302)

农业环境保护(0903Z1)

土地资源学(0903Z2)


6

植物保护(0904)

植物保护(0904)

植物病理学(090401)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

农药学(090403)

生物安全与检疫(0904Z1)


7

畜牧学(0905)

畜牧学(090500)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0905Z1)


8

兽医学(0906)

临床兽医学(090603)


9

草学(0909)

含所有二级学科


10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生物学(071000

一、学科简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等的科学,近年来更倾向于称其为生命科学。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观察描述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等依次兴起,成为一定时期的主要研究手段。现在,生物学研究方法正向着精密、定量、实时、多参数多层次结合等方向迅速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学学科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胡笃敬教授等创办,2006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11个二级学科,已形成了生物学本---博后的四级办学体系。本学科现依托国家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校基础课生物学示范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现有教授31人,副教授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人,留学归国人员31人,有博士学位者61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达81.76%。学术队伍中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3人。近五年来,学科团队新增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2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科学)成果奖励16项;在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论文,据20151月公布的最新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显示,我校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进入世界排名前1%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扎实宽广的植物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植物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科研究前沿;能运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具有独立胜任植物生长物质和矿质营养等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学位论文具有创造性的研究结果;能熟练地阅读植物学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植物学科领域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植物激素代谢及其调控、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植物激素测定技术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及其分子机理、植物信号转导。

2. 生物信息学:比较蛋白质组学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生物信息学模型,利用数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生物学图像处理的方法,开发生物信息学软件。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005

现代生物学研究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006

生物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0007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0008

RNA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b407100009

高级植物矿质营养学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高级植物生理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植物生长物质及其研究技术

植物逆境生理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Plant Physiology

Taiz, Zeiger. fifth edition, 2010

2

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

许智宏,薛红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

植物生物学

AM.史密斯, G.库普兰特等编著,瞿礼嘉顾红雅等主译,科学出版社,2012

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陈晓亚,薛红卫.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5

Plant Nutrition of High Plants

Marschner, thirs edition, 2011

6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J.萨姆布鲁克等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版社,2012

7

植物逆境生物学

王宝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

Signal Transduction

Bastien, second edition, 2009

9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Gerald Karp, sixth edition, 2012



植物学(071001

一、学科简介

植物学属于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演化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我校植物学科自五”以来一直是湖南省重点学科,由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胡笃敬教授于1951年创办,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省省属院校中第一个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讲师及以上的教师20人,其中具博士学位者16教授8博士生导师6副教授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1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1

学科点依托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科学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和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形成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植物矿质营养和植物逆境生理3个研究方向。在植物激素测定新方法及其作用机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矿质营养与逆境生理、植物功能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植物代谢与调控、农业生物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能源植物与生物质能等前沿研究领域,已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在植物激素测定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已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目前承担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课题30多项,到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6项,PNASPlant Physiology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20151月公布的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显示,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1%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扎实宽广的植物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院深入了解植物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研究前沿;能运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具有独立胜任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植物矿质营养和植物逆境生理等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学位论文具有创造性的研究结果;能熟练地阅读植物学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植物学科领域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植物激素代谢及其调控、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植物激素测定技术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及其分子机理、植物信号转导

2.植物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与转运及其机制、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新型肥料与营养剂的研制

3.植物逆境生理:植物免疫、生物非生物逆境对植物伤害的机制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农业防灾与减灾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105

现代植物学研究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106

植物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0007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0009

高级植物矿质营养学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b407100008

RNA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高级植物生理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植物生长物质及其研究技术

植物逆境生理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Plant Physiology

Taiz, Zeiger. fifth edition, 2010

2

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

许智宏、薛红卫.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3

植物生物学

AM. 史密斯, G. 库普兰特等编著; 瞿礼嘉顾红雅等主译. 科学出版社,2012

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陈晓亚、薛红卫.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5

Plant Nutrition of High Plants

Marschner, thirs edition, 2011

6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J. 萨姆布鲁克等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版社,2012

7

植物逆境生物学

王宝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

Signal Transduction

Bastien, second edition, 2009

9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Gerald Karp, sixth edition, 2012

生理学(071003

一、学科简介

生理学是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研究畜禽生理功能活动的学科,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旨在通过研究生理活动规律,应用于饲料配制和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领域,以提高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益,促进动物生产发展。

我校生理学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位点主要依托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畜禽遗传改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新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有效性饲喂评价机构及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饲料分中心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单胃动物营养生理及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的研究,以单胃或反刍动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理生化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研究饲料营养成分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调控技术和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特别是逆境条件下)动物的生理反应及其抗逆分子机制,为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其中教授2人,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

5年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600多万元。已建成学科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体系。研究方向有猪营养生理、家禽营养生理及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等三个方向。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生理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生理生化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研究饲料营养成分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调控技术和在不同生产条件下动物的生理反应及其抗逆分子机制,为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还具备基本学术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猪营养生理:以猪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理生化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技术,研究饲料营养成分在猪体内生理过程和调控措施,为高效、安全环保养猪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禽营养生理:以鸡、鸭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理生化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研究饲料营养成分在家禽体内的代谢途径、调控技术和禽类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及其抗逆分子机制。

3.反刍动物营养生理:以反刍动物(牛、羊)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饲料及其各类活性物质对牛、羊瘤胃生理反应,探索营养成分在牛羊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分配规律,为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和优质牛羊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305

生理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7100306

生理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动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50007

高级动物生理生物化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0308

比较生理学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407100309

动物分子生理学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高级动物生理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动物营养生理学

高级动物生化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Animal NutritionSixth Edition

J. F. D. Greenhalgh, 2002.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Technical

2

Duke’s Physi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Twelfth Edition, Cornell University,2005

3

Biochemistry

Lubert Stryer, Freeman,1995

4

Nutrition and Immune Fuction

Calder P.C. CABI,2005

5

National Swine Nutrition Guide

Mark H. 2010.

6

NRC 2012

印遇龙等主译,2014,科学出版社

7

Principles of population genetics

Daniel L. Hartl, Andrew G. Clark,2007.

8

Applied Animal Nutrition Feeds and Feeding

Peter R.Cheeke (Third Edition),2005, Pearson Education LTD

9

A Quantitative Biology of the Pig

I.Kyriazakis,CABI Publishing,1998

10

Molecular Nutrition

J.Zempleni, CABI Publishing,2003

11

反刍动物营养学

冯仰廉,科学出版社,2004

12

动物生殖生理学

朱士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3

表观遗传学

朱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4

猪的营养(2)

李德发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5

家禽营养(2)

呙于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16

动物免疫营养

呙于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


水生生物学(071004)

一、学科简介

水生生物学是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以具有重要经济和科研价值的淡水水生生物为研究对象,种质资源评价水产动物营养生理和渔业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学科体系。

我校于2006年获得水生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本学位点主要依托湖南省水产重点学科、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先进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研究水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命规律、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支撑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生生物学位点现有教授6,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其中教育部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农业硕士渔业领域协作组专家1人,湖南省水产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到位科研经费达1800万元,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湖南省地方标准8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50篇,出版专著1部,主、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水生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水生生物资源种质评价、水产动物营养生理技术和渔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技术能力;可开展水产动物遗传改良、新品种()培育、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及饲料配制、水生生物资源评价与环境改良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水生生物资源评价、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从事水生生物学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能进行外文写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水生动物资源种质评价:水生动物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水生动物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水生动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水生动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等。

2.水生动物营养与生理:主要经济水生动物的生理基础、营养代谢及其调控,主要利用水生经济动物的营养需要、营养品质及其与水生态环境关系,主要经济水生动物的饲料和饲养等。

3.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水生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及水产品品质的影响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对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405

水生生物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7100406

水生生物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动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0407

鱼类育种技术专题

1

15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0408

水生动物营养与生理专题

1

15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407100409

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专题

1

15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基因工程原理(上、下册)

吴乃虎,科学出版社,2001

2

中国生态系统(上、下)

孙鸿烈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3

高级水生生物学

刘健康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4

水产基因组学技术

刘占江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

生物化学 (第三版)

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细胞生物学 (第二版)

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

萨姆布鲁等著,金冬雁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

8

中国科学C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

9

水生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湖沼学会主办

10

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11

Freshwater Ecology

Walter K. Dodds& Matt R. Whiles, 2010

12

The Biology of Lakes and Ponds

Christer Bronmark, 2005

13

Ecology of Aquatic System

M. Dobson, 2009

14

Ecology of Fresh Waters

Brian R. Moss, 2010

15

The Biology of Freshwater Wetland

Arnold G. Van Der Valk, 2012



微生物学(071005

一、学科简介

微生物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我校微生物学学科于2006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湖南重点学科。本学科以培养农业应用微生物高级人才为特色,坚持基础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食品微生物、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功能基因组等领域具有较强特色。

微生物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全部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本学科拥有实验室面积1200余平方米,现代温室500余平方米,现有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Realtime-PCR仪、全自动发酵罐、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120余台件,价值1000余万元。本学科与包括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迈阿密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大基因研究院在内的国内外多所科研院所具有深度密切合作关系。

近年本学科成员主持和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等在研课题5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达11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金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近2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5项,申请专利5项;参编专著9本,主编1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VirologyThe Plant PhysiologyCell Host & MicrobeThero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Proteomics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全面掌握微生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技术了解微生物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具有扎实的植物病毒学、植物病原细菌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与病原微生物分子互作、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微生物学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资源配置、仪器分析、基础研究与数理统计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微生物与植物分子互作:病原物与寄主互作的分子基础,为植物病害防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有益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的分子机理,特别是植物内生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的研究,明确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及条件,为开发特定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2.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PGPR制剂、土壤生物修复剂、非食用农产品加工等生产菌种的选育、剂型与应用研究,明确微生物培肥土壤、防病、防虫、防草和生物降解的机理,进一步对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功能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从基因组水平上挖掘微生物代谢产物资源及重要和功能基因资源。

3.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在食品中存在和发展控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源性病原生物污染防治研究,食用农产品中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的生物学特性、污染发生和流行特点、快速分子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等研究,为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505

微生物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7100506

高级微生物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7100507

微生物学研究生班讨论课

2

30

1-5学期

植保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0508

植物与微生物分子互作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0015

生物信息学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Microbiology (1st Edition)

Dave Wessner, Christine Dupont, Trevor Charl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

2

Microbiology: An Evolving Science (2nd Edition)

Joan L. Slonczewski, John W. Foster, W. W. Norton & Company, 2010

3

Microbial Ecology (1st Edition)

Larry L. Barton, Diana E. Northup, Wiley-Blackwell, 2011

4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Annual Reviews, 年评期刊

5

生态及环境微生物学(1)

 施密特著,谢策特译,科学出版社,2012

6

微生物遗传学(第三版)

盛祖嘉,科学出版社,2007

7

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

周集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

微生物工程

陈必链,科学出版社,2010

9

微生物生理学(4)

Albert G. Moat等著、李颖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

放线菌系统学—原理、方法及实践

徐丽华,李文均,刘志恒,姜成林,科学出版社,2007




遗传学(071007

一、学科简介

遗传学是生物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我校遗传学学科是由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裴新澍教授等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创办,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依托湖南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教育厅植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芒属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平台,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开展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的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形成了植物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同时,重点展开了在植物信号转导及其相关的基因功能研究、分子辅助育种、芒属能源植物遗传种质利用及创制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位点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5人,已培养研究生71人,在读研究生26人。

近五年来主持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国家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863科技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项目5项,到位科研经费约830余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品种登记5项,并多次获得省级、校级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奖。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培养全面了解遗传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具有扎实的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遗传学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具备较强的生产、科研与教学管理、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分析、仪器使用与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等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阅读中外文献、中外文论文写作和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能力,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高级综合型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植物遗传学: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价与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分析;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创造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或新种质。

2.细胞遗传学:利用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交、体细胞离体培养与诱变、染色体加倍等生物技术手段创制植物新种质

3.分子遗传学:植物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植物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相关基因定位及其辅助育种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研究;重要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鉴定研究;重要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高产、优质、高抗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705

遗传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706

分子遗传学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707

遗传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0708

作物遗传改良理论与技术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现代遗传学原理(3)

徐沁, 陈淳, 徐晋麟,ISBN: 9787030305411, 70303054182011

2

现代植物育种学

刘忠松, 罗赫荣, ISBN: 9787030278647, 703027864X2010

3

Lewin's Genes XI (英语)

Jocelyn E. Krebs Stephen T. KilpatrickElliott S. Goldstein2013

4

生命科学前沿: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

王建康,李慧慧,张鲁燕,2014

5

植物基因工程 (第二版)

王关林,20014

6

生物信息学:序列与基因组分析

Mount DW著,曹志伟译,2011

7

生物统计学(第五版)

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黛静2015

8

植物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Cullis CA著、冯晓燕等译,2006

9

植物细胞遗传学(第二版)

宋同明、陈绍江著,2010

10

植物基因组作图手册:遗传作图与物理作图

Meksem K著,康定明、华金平译,2010

11

植物生物技术

Chaerle L著,2007

12

Plant Genetics and Genomics:Crops and Models

Jorgensen RA,Springer2009


发育生物学(071008

一、学科简介

发育生物学是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不同水平和层次研究生物体发生、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及其机理。目前发育生物学生命科学最活跃和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同时又是一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关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花及种子发育等过程的研究是动植物人工繁殖、遗传育种、生殖工程等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关细胞分化机理、基因表达调控与形态模式形成及生物功能的关系研究,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的基础。

我校发育生物学学科发展始于本世纪初开花发育生物学研究,以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沈文辉博士为首的课题组在深入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殖转换这一重要发育进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明了表观遗传调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近年来本学科开展高等植物生殖发育及分子机制,植物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植物发育与脂肪酸代谢,进化及发育中的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本学位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目前主持项目主要有S973项目1973前期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农业部重大转基因专项1近三年发表Plant cell, Cell Research SCI收录科研论文30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发育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深入的发育生物学专业知识,能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能够从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创新型高级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高等植物生殖发育及分子机制:以油料作物为材料,研究分析拟南芥和油料作物中与开花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模式。

2.植物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以拟南芥和油菜等为材料,研究分析组蛋白修饰,特别是甲基化和泛素化修饰对植物开花及开花习性转换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种子发育与脂肪酸代谢:以油菜、蓖麻等为材料,研究分析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805

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0806

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0808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与植物发育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0809

植物发育生物学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b407100810

种子发育与代谢工程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发育生物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细胞生物学

表观遗传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Molecular cell biology

Harvey Lodish, et, 2008,W.H.Freedom company

2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影印中文版)

Bob.B.Buchanan等,2002,科学出版社

3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影印版)

C.David Alice等,2008,科学出版社

4

植物发育的机理

瞿礼嘉、邓兴旺等,1998,科学出版社

5

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

许智宏等,1998,科学出版社

6

Developmental Biology (Eighth Edition)

Scott.F. Gilbert, 2009,Sonauer Associate Inc.

7

现代分子生物学

朱玉贤,李毅,2013,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

植物分子遗传学

休斯()2006中国林业出版社,

9

Lewin’s Gene X

Jocelyn E. Kresbs 等,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发育生物学

R.M.Twyman著,2006.科学出版社

11

发育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相关期刊


12

Nature

学术期刊

13

Science

学术期刊

14

The Plant Cell

学术期刊

15

PNAS

学术期刊

16

Gene& Development

学术期刊

17

Devellopment

学术期刊

18

Developmental Biology

学术期刊

19

Cell Research

学术期刊

20

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学术期刊

21

Molecular Cell

学术期刊

2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学术期刊

23

Current Biology

学术期刊

2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学术期刊

25

The Plant Journal_

学术期刊

26

Plant Physiology

学术期刊

27

作物学报

学术期刊

28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学术期刊

29

植物学报

学术期刊

30

遗传学报

学术期刊

31

中国水稻科学

学术期刊

3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学术期刊

33

中国科学

学术期刊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一、学科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分子组成、生命过程的化学变化以及机体信息传递分子途径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结构和机能,研究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和生命过程基本活动规律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交叉重叠,联系紧密。

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由罗泽民先生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时名植物生理生化),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主要致力于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转化与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有教授8人,博士导师8(其中兼职导师1),其中包括“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百人计划”1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1人。

学科拥有湖南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植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农业生物化学与生物转化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等科研平台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0余项;获国家发明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湖南省科技成果奖20余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1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15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编写教材/专著10余部。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了解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技术,具备较强的研究方案制定与设计、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技能,取得专业上的创造性成果,掌握使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进行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研究或教学工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生物化学:从生理生化水平探讨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和能量代谢与调节。

2.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重要功能基因(产物)和小分子RNA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

3.生物转化与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微生物或酶在生物转化(催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基础;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或代谢产物)的化学(功能)成分、活性物质、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工艺技术。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100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100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100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Lewin's Genes XI

Jocelyn E.Krebs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Lehninger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

David L.NelsonMichael M.Cox著,周海梦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理解生物信息学

M.泽瓦勒贝等著,李亦学等译,科学出版社,2012

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四版)

陈晓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

萨姆布鲁等著,金冬雁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

6

Mol Pla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ese Society of Plant Biology

7

Plant Cell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8

Plant J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SEB)

9

Plant Physiol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Published monthly

10

J Biol Chem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Published weekly


生物物理学(071011

一、学科简介

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及物理化学的方法与理论,探索生命现象本质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已经从宏观定性的描述阶段进入到了定量的在单细胞乃至于单分子的微观水平,揭示生命过程中物质输运、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组稳定性及生命演化规律的研究阶段。近年来,生物物理学科又产生出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单分子生物物理、基因组生物物理、细胞及膜生物物理、神经生物物理、结构生物物理等新的研究领域。

我校生物物理学学科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评为首批校级A类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其中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现有讲师及以上的教师10人,其中教授3(博士生导师2),副教授3人,“神农学者”特聘教授1人,具博士学位者7人。

本学科依托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细胞力学与生物传感研究所、国家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教学实习基地和核素示踪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万元以上设备5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近 2000万元。在植物矿质营养与抵抗逆境的生物物理学机制、生物传感分析、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构建与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及动植物细胞生物力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近5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8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共发表论文100篇、出版教材7为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掌握包括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与理论及系统深入的生物物理学专业知识,能够随时掌握其主要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能够在社会不同部门,特别是在生命科学相关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等领域独立承担开拓性的工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生物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细胞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细胞显微动态图像分析技术;动植物细胞生物力学新方法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细胞膜、细胞骨架与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受体的结构及其与配体的特异作用机制

2.生物信息学:比较蛋白质组学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生物信息学模型,利用数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生物学图像处理的方法,开发生物信息学软件

3.生物分析与生物传感测定:动植物细胞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构建的原理与方法及在植物科学领域(植物激素和信号中间体、代谢产物的单分子或超微量检测,以及基因与蛋白质、蛋白质与蛋白质等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1105

生物物理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1106

生物物理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0015

生物信息学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1108

动植物细胞力学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b407100008

RNA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生物物理学

袁观宇,科学出版社,2009

2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Plant Cells and Plants

Przemysław Wojtaszek, Springer, 2011

3

生物信息学

肖浪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

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影印版)

() C. H. Wu,科学出版社,2013

5

Cell Mechanics (Methods in Cell Biology, Volume 83)

Yu-Li WangAcademic Press, 2007

6

结构生物学

梁毅,科学出版社,2010

7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

Bruce AlbertsTaylor and Francis publishing,2010

8

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

许智宏,薛红卫.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9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Gerald Karp, sixth edition, 2012

10

生命分析化学

汪尔康,陈义,科学出版社,2006


生物技术与工程(0710Z1

一、学科简介

生物技术与工程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构成的交叉学科,是以人类生物产品需求为导向,融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药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性地设计、优化和改造生物体系与功能,着重解决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所面临的技术与工程问题,推动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学科。其任务是将生命科学的研究发现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规模化的过程、系统,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我校生物技术与工程学科依托湖南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及微生物、酶与发酵中试基地等科研平台,致力于农业微生物工程、农副产品深度加工、特色生物资源利用开发等领域的研究。本学科有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正高职称博士学位。近5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家 “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湖南省农业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长沙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31项,新增科研经费902.6万元。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与厅级科技进步奖7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在本学科上具备基本学术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微生物发酵、酶改造等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研究或教学工作,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并扩展延伸研究领域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在困难时期,应具有持续深入研究课题的耐力和意志

三、研究方向

1.微生物、酶与发酵工程:微生物与酶改造、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生物制剂与功能性产品开发;细胞规模连续培养及其培养新技术、生物反应过程研究等。

2.生物转化与生物分离工程:生物活性物质转化过程、代谢调控、活性物质分子修饰;特色生物资源的转化利用及生物产物分离纯化技术、工艺、生物产品制备、检测等。

3.转基因与生物反应器工程:基因功能分析与分子设计、转基因与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构建、放大;抗体制备、生物反应器的传递特性研究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z105

生物技术与工程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z106

生物技术与工程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z107

生物活性成分功能分析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z108

农业微生物学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基因工程

吴乃虎. 科学出版社出版或(英文原版教材)2006

2

Microbiology

贝克尔(Simon Baker)科学出版社,2010

3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概论(影印版)

()蒂曼著科学出版社,2011

4

Bioengeering(生物工程)

()日本生物工学会,刘彬等译,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

5

药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技术

魏树礼,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6

Bioreaction Engineering Principles(3)

(丹麦)Jhon villadsen维拉森科学出版社,2012

7

生物材料:纳米方法

(新加坡)Seeram Ramakrishna等,科学出版社,2012

8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

()Helen Kreuzer等,科学出版社,2012

9

生物技术产业化——从实验室到工厂到产品

()U.克拉格,科学出版社,2008

10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

何兰姜志宏,科学出版社,2008

本学位点要求博士生培养期间在关注国内外重要专业期刊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认真研读规定的必读书目不少于6本。

烟草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0710Z2

一、学科简介

烟草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是一门以生物学、作物学、生态学、生物工艺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充分运用生命科学、作物学、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交叉学科的最新成就,结合食品加工、化工和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以烟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学科。

该学科经历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师资力量雄厚,已拥有一支由6位专()职高级职称专家和7位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科技骨干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学科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和烟草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研究中心及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等烟草科研平台,培养了全日制硕士、博士和在职硕士研究生500余名。

本学科的主要特色是采用校企共建模式构建和发展,直接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效益,依托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推进烟草生理生化、区域生态、品质安全、仓贮技术、原料生产与加工工程等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创新支撑,研究解决我国烟草生产实践和长远发展中亟待解决问题,对口为我国烟草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学术上,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践行学术诚信。了解烟草行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前沿和动态;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的有关烟草生理生态、生物品质及原料加工、贮藏等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至少熟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烟草生理生化与区域生态:着重研究烟草生长发育、栽培与营养、烘烤和贮存过程中与生理生化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以及我国不同烟区生态环境与烟叶香味风格特色的关系及烤烟种植区划等生产实践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烟草品质安全与仓贮技术:着重研究烟草品质指标及可用性评价体系、烟草香味物质及有害成分、烟草醇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烟草仓贮技术、卷烟配方研制等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3.烟草原料生产与加工工程:着重研究烟草原料生产的关键栽培技术、生产过程组织管理体系及烘烤、加工工艺的原理及方法,以及烟草原料生产及组织管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0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00004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导论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z205

烟草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z206

高级烟草生理生态与品质安全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0z207

烟草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0z208

烟草原料与加工工程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0z209

烟草与健康和烟草经济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烟草原料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烟草调制与复烤技术

烟草仓贮与加工工程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烟草—生产、化学和技术

D.Layten Davis,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Plan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B.B.布坎南(BobB.Buchanan),科学出版社,2004

3

Plant physiology

Lincoln Taiz, Eduardo ZeigerSinauer Associates, Incorporated, 2010

4

烟草生理与生物化学

周冀衡,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5

云南烟草栽培学

胡荣海,科学出版社,2007

6

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研究

陈素云著,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11.1

7

吸烟与健康

杨跃进、梁晓夏、刘丙寅,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2.1.1

8

烟草史话

刘杰,社会文献出版社,2014.7.1

9

烟草病理学(第二版)

蒋士君,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10

烟草科学研究与方法论

鲁黎明,科学出版社,2013


生态学(071300

一、学科简介

生态学是从生态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方面包括人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环境方面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环境。从发展态势而言,生态学学科性质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中重新定位;学科分支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不断产生;研究对象在时空尺度上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从结构与功能向过程与预测延伸;研究方法在技术与手段集成中持续创新。因此,生态学科已成为当今学科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实现了由认识自然的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应用并举的重大跨越。

我校生态学科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由刁操铨、余铁桥、严斧等知名教授组成的学科团队和以水稻生理生态研究室为主体的学科平台。19982003年先后获生态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成立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生态学一级学科下,设有农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产业生态与管理和教育生态学等5个二级学科;形成了本—硕—博—博后生态学“四级”培养高层次人才体系现有在职在岗教师53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3

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攻关3项;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45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6篇;出版专著8本、教材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11项。在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3年和2014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我校生态学位列4星级学科专业,即为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生态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普通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教育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生态学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生态学研究方案制定与设计、野外(社会)调查、资源配置、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技能,掌握使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创新型高级生态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农业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重点探讨农业环境对农业生物的影响,农业生物对农业环境的适应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

2.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的生态毒理和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重点探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监测、污染土壤和水体生态修复、以及农业环境工程治理。

3.景观生态:主要研究景观生态与规划设计的集成,重点探讨景观生态与植被恢复,生态县、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

4.产业生态与管理:主要研究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律与管理方法,重点探讨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产业生态经济与管理,区域生态经济与管理。

5.教育生态学:主要研究教育生态培植与可持续管控,重点探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其调控。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0004

生态学前沿研究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0005

生态学研究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30006

生态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30007

景观生态学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30008

生态规划设计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b407130009

农业生态研究与实践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b407130010

环境生态工程与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b407130011

生态产业专题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查

b407130012

生态管理专题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查

b407130013

教育生态学研究与实践专题

2

30

1学期

教育院

考查

b407130014

教育生态学研究方法

2

30

1学期

教育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环境生态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农业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现代生态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Ecology(英文版)生态学(中文版)

Mackenzie A.S.Ball & S.R.Virdee 著,2003。科技出版社

2

生态学基础

Eugene P. Odum Gary W.Barrett著,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普通生态学

尚玉昌,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景观生态学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常禹、李团胜,2005,科学出版社

5

农业生态学

邹冬生,廖桂平,2002,湖南教育出版社

6

环境生态学

李洪远,2012,化学工业出版社

7

生态经济学

赵桂慎,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8

生态工程学

钦佩,安树青等,1998,南京大学出版社

9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0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3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5

农村与生态环境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7

Ecological Economics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8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19

资源科学

中国资源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20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资源学会主办,科学技术出版社

21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2

Trengs in Ecology & Evolution

Elsevier Trends Journals,UK


产业生态与管理(0713Z1

一、学科简介

产业生态与管理学科是学校根据学科发展战略需求于2012年在生态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运行规律及其适应性管理的学科。在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展开产业生态与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本学科依托“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农业生态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开展产业生态经济问题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获得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中华农业科技奖等多项奖励。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广博的产业生态与管理学科理论知识,扎实掌握本学科研究方法,全面了解本学科专门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动态,具备较强的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能熟练应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的外文资料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够胜任涉及本学科领域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3.身心健康,具承担本学科领域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主要涉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生态经济产出最优和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等方面内容。

2.产业生态经济管理:研究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部门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适应性管理,主要包括产业生态经济制度、产业生态化经营手段、产业园区规划、生态产业技术、清洁生产等方面内容。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0004

生态学前沿研究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3z105

产业生态与管理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试


b30713z106

研究方法论专题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试


b30713z107

产业生态与管理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商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3z108

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专题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4学分

b40713z109

数量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查

b407130011

生态产业专题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查

b407130012

生态管理专题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中级经济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现代生态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微观经济理论

安德鲁·马斯克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中国人民大学,2014

2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版)

戴维·罗默著,商务印书馆,2014.

3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约瑟夫·E·斯特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赫尔曼·E·戴利,乔舒亚·法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

生态学基础(第五版)

E.P.Odum&G.W.Barrett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管理学(第十一版)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汤姆·蒂坦伯格、琳恩·刘易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

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

托马斯·思德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

经济、生态与环境科学中的数学模型

西德南科,耶申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

应用计量经济学

施图德蒙德著,杜江、李恒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1

产业生态学与创新研究

格林兰德尔斯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2

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

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玛尔库斯·史蒂文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3

Ecological Economics

学术期刊

14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学术期刊

15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学术期刊

16

生态学报

学术期刊

17

资源科学

学术期刊

18

自然资源学报

学术期刊

19

生态经济

学术期刊

20

经济研究

学术期刊

21

经济学季刊

学术期刊

22

中国管理科学

学术期刊

23

中国农村经济

学术期刊

24

管理科学学报

学术期刊

2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学术期刊

2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学术期刊


教育生态学(0713Z2

一、学科简介

教育生态学是以教育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教育生态学学科无论作为现代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或是作为现代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教育学与生态学的交叉与融合。

我校于2012年在生态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教育生态学二级学科,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科学,是以教育生态系统为核心,研究教育生态因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 5人,其中校内导师4人,校外兼职导师1人。2013年开始招生,现共有在读博士9名。近年来,本学科致力于高等教育生态、心理教育生态、职业教育生态、学校管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经过几年建设,本学科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学位点近三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56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426.1万元;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10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教育生态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扎实宽广的普通生态学与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教育生态学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与教育生态学相关研究的能力和学科视野,能独立设计与制定相关的研究方案,开展野外(社会)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熟悉教育教学的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能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书刊,能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胜任高校、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创新型高级教育生态人才。

3.身心健康,具承担本学科领域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生态: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高等教育的各种生态因子,研究高等学校生态环境、学科生态环境、课堂生态环境等,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2.心理教育生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规律及机理,探索二者的互动关系,倡导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3.职业教育生态:研究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特征、功能、运行机理等,探讨职业教育生态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构建和完善职业教育生态的理论体系。

4.学校管理生态: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优化各种生态要素和生态环境,从主体与环境、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等视角,探讨如何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管理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0004

生态学前沿研究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z205

教育生态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教育院

考试


b30713z206

教育生态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教育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30013

教育生态学研究与实践专题

2

30

1学期

教育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4学分

b407130014

教育生态学研究方法

2

30

1学期

教育院

考查

b407130015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1

15

1学期

教育院

考查

b40713z109

数量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

2

30

1学期

商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现代生态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现代教育原理

教育生态学理论与应用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生态学基础(第五版)

()E.P.Odum & G.W.Barrett著,陆健健、何文珊、李秀珍、王伟、王天慧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生态学

范国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教育生态学

吴鼎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

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

龙小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

高等教育生态论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教育学原理

成有信,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7

心理学

黄希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8

西方教育思想史

单中惠,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

院校研究

刘献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

生态学研究方法

孙振钧,科学出版社,2010

11

学校生态学引论

高志强、郭丽君,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12

教育学研究方法

刘连良,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3

生态学报

学术期刊

14

教育研究

学术期刊

15

高等教育研究

学术期刊

16

心理学报

学术期刊

1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学术期刊

17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学术期刊

18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学术期刊

19

中国高教研究

学术期刊


农业生态学(0713Z3

一、学科简介

农业生态学学科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农业环境对农业生物的影响,农业生物对农业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规律的学科我校农业生态学学科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刁操铨等知名教授创建的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生理生态研究室,随后在邹冬生教授、黄璜教授等的带领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农业生态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研究,加强与生物学科和环境学科的联系,并且紧密地结合生产实际,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为中心的学科界定,在继续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向解决农业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拓展,并在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学科依托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培养条件优越。目前,该学科有农业生物生理生态机制农业生物生境生态调控2个主要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5(兼职2),副教授4人,实验师1人,均具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4(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9(2人兼职)。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其中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农业生态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控和演变规律以及农业生态系统测定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具有学科交叉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农业生态学研究方案制定与设计、野外(社会)调查、资源配置、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技能,掌握使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创新型高级农业生态人才。

3.身心健康,具承担本学科领域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农业生物生理生态机制:主要农作物的分子与生理生态研究如水稻、烟草等;农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的分子与生理生态研究;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评价。

2.农业生物生境生态调控:稻田和旱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利用模式和保护;环境胁迫对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杂草及有害致病微生物的生态调控及其模式的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中生态入侵物种的生态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农业资源微生物的开发与利用。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0004

生态学前沿研究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3z405

农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b30713z406

农业生态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30009

农业生态研究与实践专题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3z408

农业生态学研究方法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农业生态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普通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Ecology(影印本)

A. Mackenzie, A.S.Ball, S.R.Virdee,科学出版社,2003

2

Basic Ecology

OdumSaunders College Pub.,1983

3

世界现状

莱斯特布朗等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4

生态科学进展(1234)

段昌群主编,高教出版社,2004-2008

5

农业生态学

邹冬生主编,高教出版社,2012

6

生态学报

期刊

7

应用生态学报

期刊

8

中国农业科学

期刊

9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期刊

10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期刊

1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

12

Ecology

期刊

13

Journalof Ecology

期刊

14

Ecological Engineering

期刊

15

Molecular Ecology

期刊

16

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

期刊


环境生态学(0713Z4

一、学科简介

环境生态学学科是在生态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受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学。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的态势,如何从生态学的视野来认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生态学的基本任务。

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生态学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农业环境对农业生物的影响,农业生物对农业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湖南山地紫色土的植被生态恢复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的生态修复。学科依托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了野外试验观测站,科研条件优越,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完备。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6项,横向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8部,获各级成果奖6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环境生态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普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毒理与化学和环境污染修复工程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生态学与环境学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生态学研究方案制定与设计、野外(社会)调查、资源配置、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技能,掌握使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创新型高级环境生态人才。

3.身心健康,具承担本学科领域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污染环境生态修复:主要从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高效持续发展的高度,调查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研究引起退化的生态因子、功能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环境退化的植物生态适应性、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技术与模式。

2.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以生态系统为单元,系统研究污染物特别是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对污染环境与污染物的响应,包括其适应性,耐性与抗性及相应的机理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71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0004

生态学前沿研究

2

30

1学期

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713z305

环境生态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713z306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资环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7130010

环境生态工程与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713z308

环境生物技术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b40713z309

生态毒理学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b40713z310

农业环境修复进展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b40713z311

恢复生态学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公共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普通生态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环境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Ecology(英文版)

Mackenzie A. S. Ball & S. R. Virdee,科技出版社,2003

2

植物生态学

姜汉侨、段昌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农业生态学

邹冬生、廖桂平,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

环境生态学

李洪远,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5

恢复生态学导论

任海,科学出版社,2008

6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

陈玉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Phyt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and Water

I K Iskandar. Lewis Publishers. 2001

8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of Metals-Contaminated Soils

Norman Terry and Gary Baňuelos. Lewis Publishers. 2000

9

Phytotechnologies 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Naser A. Anjum • Maria E. Pereira Iqbal Ahmad • Armando C. Duarte Shahid Umar • Nafees A. Khan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2013

10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quatic Chemistry.

Morel, F. M. M. and J. G. Hering.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93.

11

生态学报

期刊

12

应用生态学报

期刊

13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期刊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

15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期刊

16

Ecological Engineering

期刊

17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期刊

18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期刊

19

Ecotoxicity

期刊

20

Applied Soil Ecology

期刊

21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期刊

22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期刊


作物学(090100

一、学科简介

作物学学科是农学门类下设的一级学科,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根本任务是研究作物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育种技术,揭示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培育优良品种,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安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我校作物学学科始建1926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以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领衔人为官春云院士。作物学是“十二五”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综合排名居全国第六位,涵盖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信息科学、烟草学、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等7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为“十一五”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学科拥有“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其他省部级研究平台10个。学科还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学科目前有专职教师64人,其中正高职称32人,博士生导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44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芙蓉学者3人,百人计划2人,省121人才人选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5人。

本学科坚持“学研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针对我国南方区域作物多熟制生产特色开展研究,在稻、油、棉、麻、烟等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作物高效栽培生理生态、作物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多熟制理论与技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80余项,省部级课题20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湖南省光召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选育农作物品种81,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个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作物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作物学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前沿;较全面地掌握现代作物栽培学、现代作物育种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技术;具备运用本学科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在理论或实践上对国家经济建设或本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能独立承担作物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科研、教学、管理及科技服务等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稻、油、棉、麻、烟等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主要研究水稻、油菜、棉花、苎麻、烟草等南方主要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利用以及新品种选育

2.作物高效栽培与生理生态:主要研究南方主要栽培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及其生理生态响应机制

3.作物种子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南方主要作物的种子繁育理论与技术、作物种子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

4.作物多熟制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南方作物耕作制度与作物可持续生产、作物信息技术。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0004

作物生物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0005

作物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0006

作物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农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0007

作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10008

现代作物育种学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b409010009

现代作物栽培学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b409010010

现代育种分子细胞学基础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b409010011

高级作物研究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版)

董钻,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三版)

张天真,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芸薹属植物育种学

官春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实用油菜栽培学

刘后利,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5

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2003

6

水稻育种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编,1997

7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

严海燕,科学出版社,2012

8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2nd revised edition)

Hans Lambers,York,PA,2008

9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

朱玉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一、学科简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产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学科以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区域布局、资源配置、精准设计、个体培育、群体优化、系统调控、集成示范为技术手段,进行作物生产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并进行技术模式的区域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是特别注重生产实践的应用性科学。

我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创建于1951年,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2年被为湖南省重点学科,1999年被为农业部重点学科,是国家“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科领衔人为官春云院士。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协同攻关能力和奉献精神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8

学科点教学科研条件好,建有“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南方分中心”等创新平台,配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余万元。学科学术氛围良好,研究方向明确,在水稻、油菜、苎麻、棉花和花生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积淀深厚。近年来,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理论技术物化栽培产品研制油菜高产生理机械栽培技术体系棉花抗逆栽培杂交棉大棵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作物漂浮育苗技术与物化产品苎麻品种区域化快速无性繁殖理论技术、花生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稻田多熟种植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宽广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动态;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较全面地掌握作物生理、作物生态、作物栽培、耕作学、作物化学调控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技术;具有独立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理论或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作物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稻、油、棉、麻、玉米、大豆、烟草、薯类等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理论。

2.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稻、油、棉、麻、玉米、大豆、烟草、薯类等作物的优质、高效、高产、省工栽培技术及其物化栽培的理论与技术。

3.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发展:农田生态系统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耕作制度的理论与技术。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0104

高级作物生理生态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0105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研究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0106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农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0107

植物生长发育与分子生物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10108

作物诊断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b409010109

现代作物生产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作物学概论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作物生产理论与实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进展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作物群体质量

凌启鸿,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2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余叔文,汤章城,科技出版社,1998

3

作物生产原理与技术

官春云

4

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

许智宏,刘春明,科学出版社,1998

5

作物生理学

〔美〕加德纳,F.P.等,农业出版社,1993

6

中国稻作学

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7

中国棉花栽培学

中棉所,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

8

实用油菜栽培学

刘后利,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9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Hans Lambers et al, Printed in the USA. 1998

10

Instant Notes in Ecology

A. Mackenzie et al,科学出版社(影印版)1999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一、学科简介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作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生物进化、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为其主要理论基础,以丰富作物育种理论、改善作物育种方法、培育优良作物新品种为己任,主要从事水稻、油菜、棉花、苎麻等作物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细胞遗传学和双单倍体育种、远缘杂交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我校作物遗传育种是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建有博士后流动站,自1982年以来一直是湖南省重点学科,2011年批准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该学科依托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科研机构拥有能从事分子、细胞、个体、群体各种水平研究所需要的实验条件教学、科研条件优越。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9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2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65年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重点课题,育成了湘杂油518C815S、龙S等一批国审和省审品种和杂种亲本,占湖南省推广的农作物品种的40%,在scienceSCI源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悉作物遗传育种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国际学术前沿,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较全面地掌握作物遗传机理、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分子设计育种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技术;具备独立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并能取得一定的创造性成果;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单位承担教学、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作物分子育种:将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水稻、油菜、棉花、玉米、苎麻等作物育种,对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等手段选择优异亲本与新品种。

2.作物育种技术与品种选育:开展作物重要性状鉴定、选择的方法和技术研究,通过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方法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组合)

3.作物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鉴定、发掘主要农作物育种和生产需要的优异种质资源,通过远缘杂交、诱变、转基因等手段创制农作物新种质。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0004

作物生物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0205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0206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农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0207

作物科学概论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10208

作物育种学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b409010010

现代育种分子细胞学基础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现代植物育种学

刘忠松等,科学出版社,2010

2

棉花遗传育种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山东科技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杂交水稻学

袁隆平,上海科技学出版社,2001

4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化学杂交剂的利用

官春云,科学出版社,2012

5

棉花育种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

麻类作物育种学

熊和平,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7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Xu Yunbi, CABI, 2010

8

Principles of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Acquaah G, Blackwell, 2007

9

Genome mapping and molecular breeding in plants

Kole C, Springer, 2006

10

Handbook of plant breeding

Prohens J, Springer,2009

11

Plant genetics and genomics: crops and models

Jorgensen RA, Springer,2009


种子科学与技术(0901Z1)

一、学科简介

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农作物种质创制、种子发育与调控、种子生产、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质量控制与检验等理论与技术的学科。该学科以农作物、园艺和林木等植物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为研究对象,为植物种质创新、种子生产和加工、种子质量控制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最终为改造种子、创造种子和发展种子产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我校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2003年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时学科名称为“种子科学与工程”。20039月开始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设置了种子生物技术工程和作物品种改良与原理2个研究方向,学科成员包括农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两个学院的部分教师。现有导师27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含校外导师2),学术型硕士生导师20(含校外导师8),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4 人;设置了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种子加工贮藏理论与技术和种子安全与管理4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近几年来在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杂交水稻种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近五年来共获各级奖励16项,其中“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 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于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杂交粳稻育种及两系杂交稻现代繁种技术研究”于2014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外还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近五年来共审定农作物品种43个,其中水稻35 花生品种6玉米品种2 建立省级以上标准7获国家发明专利4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出版著作13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完成国家及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多项,目前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0多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植物种质创新、种子发育调控、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贮藏和种子质量控制及相关领域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能在种子企业、种子管理部门、高等学校与研究机构及相关单位独立从事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种子生物学:研究种子形成的生理、生化、细胞和分子机理;研究种子发育与成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机理;研究生长调节物质对种子代谢的调控机理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因素与种子发育的关系及其调控技术;研究种子休眠萌发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和生态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种子化学组成、遗传、贮藏环境因素与种子活力、种子寿命的关系。

2.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研究杂交种种子的安全、高效生产理论与技术;常规品种和杂种亲本原种生产与保纯技术;研究常规品种种子高产保质控制技术与种子采收、活体干燥技术。

3.种子加工贮藏理论与技术:研究种子形态特征、化学成分、物质代谢等影响种子质量的关键因子及相关的种子加工调控技术;研究影响种子安全贮藏的遗传特性与环境因素及其相关调控技术;研究高活力种子干燥、精选、分级和包装技术;研究种子包衣和丸化造型等处理技术。

4.种子安全与管理:主要研究种子质量管理与检测的相关技术;研究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种子管理与安全中的应用;研究种子推广的相关技术;研究作物良种生态适应性及调控技术;研究转基因植物种子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研究外来有害物种种子的防控技术;研究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研究种子进出口的安全技术。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0004

作物生物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z105

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z106

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农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z107

种子生物技术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1z108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b409010019

现代遗传育种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种子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作物育种学

作物栽培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现代植物育种学

刘忠松、罗赫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2

两系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

陈立云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农业推广学

高启杰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4

种子学

张红生、胡晋,科学出版社,2010

5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Plant Seed

B.A. Larkins, Indra K. VasilSpringer; 1st ed.Softcover of orig. ed.2010

6

现代分子生物学

朱玉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分子植物育种

徐云碧,科学出版社,2014

8

现代作物栽培学

官春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9

生物信息学技术在水稻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江绍玫,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0

植物杂种优势原理与利用

肖层林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物信息科学(0901Z2

一、学科简介

作物信息科学以作物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研究信息技术在多熟制作物生产、管理、加工、贮藏与销售等领域的应用与开发,研究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如何提高多熟制作物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是作物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我校于2003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作物信息科学二级学科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本学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十二五”以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000万元。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宽广的作物信息科学知识,熟悉作物信息科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科学前沿,在作物信息科学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经历,能独立胜任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推广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工作。具体包括:在已有的农学知识基础上,对学科领域所涉及的重要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具有敏锐的科学思辨和分析能力,能跟踪学科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的创新;对本学科中的作物生态信息、作物信息采集与处理或作物生长模拟与智能信息系统领域或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理解;具备现代田间、实验室的综合实验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仪器设备;通过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在作物信息科学学科的理论或专业技术上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能熟练地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淡泊名利、投身农业科学的精神。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作物生态信息:作物生产对大气、水体、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模型建立、农牧结合背景下作物生产与禽、畜农田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及模型建立、农田生态功能挖掘与作物生产的关系及模型建立。

2.作物生长模拟与智能信息系统: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探索作物根、茎、叶、籽粒之间的量化关系,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作物模型,以挖掘作物领域潜在的和隐含的知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开发智能信息系统,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3.作物信息采集与处理:作物信息采集方法与工具创新、作物信息处理方法及神经网络动力系统、作物信息挖掘模式的建立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z204

作物多熟制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z205

作物信息科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z206

作物信息科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农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z207

智能化农业信息工程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b40901z208

作物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Nature studies on the farm:soils and plants

Keffer,Charles Albert Nabu Press, 2010

2

Plant growth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Bao-Gang Hu and Marc Jaeger.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China

3

农业信息学

曹文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

作物系统模拟及智能管理

曹卫星,罗红卫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作物生态学,

曹文星主编,农业出版社,2006

6

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尚松浩等著,科学出版社,2009

7

中外著名专家论中国农业

左天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8

农业生态学

骆世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9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

胡小强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10

作物管理知识模型

曹卫星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0901Z3

一、学科简介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是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领域,研究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性质、目标、功能、体制机制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采纳、应用的一般规律,吸纳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大众传播学、农业推广学和农村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形成的交叉学科。

我校于2007年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二级学科,本学科现有专、兼职博士生导师5其中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湖南省首届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湖南省高校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7项,出版专著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其中70余篇发表在CSSCI期刊、核心期刊上,获得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有效掌握科技创新理论、科技推广扩散理论、科技接纳理论、内生技术进步增长理论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范围、过程、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前沿;能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具有独立胜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科技进步与三农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在三农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本方向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与传播、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论与方法、农业科技的经济功能、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支撑等。

2.科技服务与农村公共管理: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体系的基础理论及农村科技服务的社会化等。本方向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体系、农业科技条件管理、农业科技规划管理、农业技术市场服务与管理、农户技术采纳、财政金融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农业科技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式、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创新、现代科技手段在农村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等。

3.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问题的成因、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新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理论体系等。本方向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内涵拓展、农村科技服务能力人才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能力组织体系、农村科技服务能力评价机制。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z304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试


b30901z305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试


b30901z306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公法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z307

三农”专题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4学分

b40901z308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专题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b409010207

作物科学概论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综合技能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科技管理与“三农”发展

公共管理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农民的终结

[]孟德拉斯,201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改造传统农业

[]西奥多·W·舒尔茨,2007年,商务印书馆

3

技术转移与社会文化

[]富田彻男,2003年,商务印书馆

4

创新的扩散

[]埃弗雷特·M·罗杰斯,2002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5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

[]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

李燕凌,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农业推广学(第三版)

高启杰,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

苑鹏等,200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9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管理

熊银解、傅裕贵等,200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10

行政体制与政府效能

周清明、吴松江、李燕凌,201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11

中国1号问题研究

宋振远,2012年,新华出版社

12

农业科技创新与国家粮食安全

刘建武、陈文胜、梁仲,2015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3

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2004-2015

14

管理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ISSN1002-5502,月刊

15

科研管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ISSN1000-2995,月刊

16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ISSN1002-8870,月刊

17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ISSN1000-6389,月刊


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0901Z4

一、学科简介

我校于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源于2004年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种子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2012年更名为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

学科致力于南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进行了耕作、种植、收获装备的研发和理论研究,在水稻生产机械化、油菜生产机械化、作物生产装备控制工程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研究方向,现已形成一支合理的教学研究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5人。该学科依托国家“2011计划”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与装备研制创新平台,湖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湖南省现代食品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是国家农机装备和农用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建设有机械基础、电气技术、农业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等部省共建实验室及实训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农业机械与土壤相互作用性能测试的土槽,智能化排种检测试验台、脱粒清选试验台及相应的数据测试与处理的精密仪器设备价值15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6000多平方米。现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近五年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2项,发表论文298篇,其中SCIEI收录47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45本。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全面了解农作物生长的基本原理与生长规律,熟悉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熟练掌握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与科学方法;具有扎实的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高等农业机械学、高等农业机械化技术与管理、现代测试与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机械学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农业机械化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的能力,具有农机农艺相融合技术和多熟制生产技术的现代农业生产战略研究的理论与营销能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先进仪器设备、计算机绘图及仿真分析软件;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作物生产装备技术与理论:紧密结合南方水稻产区土壤承压力低、粘性重,田块小、高差大,农机具作业、转移困难,多熟制轮作区机械作业环节复杂等特点,围绕南方粮、油、棉、果、蔬、茶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展研究,重点研究南方水田土壤与机械作用机理、农产品脱水机理、播种部件与种子间耦合机理、机械脱粒清选和采后加工技术等,开发水田保护性耕作机械、果()园作业与管理机械装备、稻麦油兼用型联合收获机械等。

2.作物生产智能控制技术:紧密结合南方农作物栽培技术要求,重点研究适应山丘区和洞庭湖区的农业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以南方使用较广的机滚船、插秧机、精量播种机、联合收获机、变量施肥机和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无标识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实时定位和无人驾驶、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监测、肥水药的智能监控、大棚内温、光、水综合调控以及物理灭虫等关键性技术和理论研究

3.作物生产工程规划与管理:紧密围绕作物生产工程技术,开展作业装备产业化规划、政策研究及装备作业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为指导农业生产战略调整、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作业标准和技术保障。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0004

作物生物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z405

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工学院

考试


b30901z406

作物生产工程及装备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工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z407

高等农业机械学专题

2

30

1学期

工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1z408

现代测试与控制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工学院

考查

b40901z409

农业机械化技术与管理专题

2

30

1学期

工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中国农业工程

陶鼎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中国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易中懿,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农业先进仪器设备与方法

刘瀛弢等,科学出版社,2011

5

力学与工程问题的分数阶导数建模

陈文等,科学出版社,2011

6

农业机械分析与综合

赵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

复杂系统建模理论、方法与技术

刘光堂,梁炳成,刘力等,科学出版社,2008

8

CIG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A Five-Volume Series)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s1999

9

Power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J.Duncan Glover , Mulukutla S. Sarma , Thomas J. OverbyeNelson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ed of 4th revised ed2007

10

System Dynamic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icolae LobontiuAcademic Press2010

11

Machine Tool Vibrations and

Cutting Dynamics

Brandon C. Gegg , C. Steve Suh, Albert C. J. Luo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2011


烟草学(0901Z5

一、学科简介

烟草学是烟草及烟草制品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研究学科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主要有烟草育种、烟草栽培、烟草有害生物控制和烟草调制等,主要依据作物学基本原理,特别是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及生态学等基本原理,研究烟草的生长与繁殖的规律和机理、生理生态与栽培的相互关系、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等主要问题,其内涵包括烟草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烟草生理生态与栽培调制、烟田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烟草生态安全理论与技术和烟草品质。

我校烟草学源于2004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烟草科学与工程技术”二级学科,学科现有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10名,依托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发实验室等平台,截2012年,累计培养4名博士后、12名博士、129名全日制硕士、500多名农业推广硕士和190多名学士,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级学科深度参与湖南省及其他主要烟草产区的烟草科学研究,选育的2个烟草品种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品种审定,累计推广面积数百万亩,另有2个烟草品系分别被推荐参加国家烟草专卖局和湖南省烟草专卖局的品种区试,综合表现位居所有参试品系前列。烟草学学科最近三年共获得湖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授权),中国烟草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其他厅级奖项4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级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国际学术前沿,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较全面的掌握烟草遗传育种、烟草栽培生理与调制、烟田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烟草品质与生态安全等理论与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生产实践问题或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或独立从事烟草教学及科学研究、行业管理和实际生产的能力;具备独立研究技术开发的能力,并能取得一定的创作型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悉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论文外文摘要或是外文论文,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并能利用该门外语进行本专业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级其他单位独立承担教学、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的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烟草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主要研究烟草育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烟草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

2.烟草生理生态与栽培调制主要研究烟草营养生理、品质生理、抗逆生理;研究主要生态因素对烟草生长发育、生产质量的影响及调控技术;研究烟草烘烤设施、调制理论与技术。

3.烟草品质与生态安全主要研究烟草病虫害、杂草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降低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焦油等有害成分的方法。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1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10004

作物生物学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z505

烟草科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1z506

烟草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农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1z507

现代烟草原料学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1z508

烟草科学研究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烟草加工与烟叶品质评价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烟草营养与生态

烟草植保与仓储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烟草生产、化学和技术

D. Layten Davis,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烟草生理与生物化学

周冀衡,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

烟草栽培生理

韩锦峰,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4

烟草原料学

闫克玉,科学出版社,2008

5

云南烟草栽培学

邵岩,科学出版社,2007

6

烤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实践

李春俭,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7

Plant physiology

Lincoln T, Eduardo Z, Sinauer Associates Incorporation, 2010

8

高级植物营养学

李春俭,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园艺学(090200

一、学科简介

园艺学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既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也包含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与开发利用。

我校园艺学科是湖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观赏园艺、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和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6个二级学科。1999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获园艺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二级学科茶学、果树学为“十一五”湖南省重点学科,且茶学为“十一五”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本学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

该学科现有专职教师98人,教授46副教授32,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66人;园艺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科拥有5个国家级,7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多个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生开展试验研究、产业调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练掌握园艺学重要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深刻理解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观赏园艺、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和园艺产品采后科学等园艺专业研究成果,能跟踪学科技术前沿,较好地把握本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和洞察能力;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创新能力;对本学科某一领域有独特和透彻的理解;理论与实践能够充分结合,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求真务实,能够在本学科理论或专业技术上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深刻而透彻的理解学术规范,以积极、科学而又严谨的态度投身于本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能独立胜任园艺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推广及管理等高层次工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的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园艺作物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利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开展园艺植物的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研究;探讨园艺作物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机理,探索新的育种途径和方法。

2.园艺作物生理生态及产量与品质的调控:园艺作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和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物质代谢规律,从而根据生产目的进行园艺作物生产发育和物质代谢的化学调控;以良种为基础,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建立持续优质高产高效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

3.园艺作物商品学与加工原理及技术:园艺作物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调控途径;园艺作物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其贮藏保鲜技术。

4.园艺作物功能成份研究与高效利用:园艺植物功能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干燥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建立功能成分的高效、低耗、绿色、安全提制技术新体系,对功能性终端产品开发及其安全性评价技术等。

5.园艺产业文化与经济:中国园艺产业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珍稀资源的发掘、利用及其发展、演变与发展趋势,园艺作物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对社会人文发展的影响;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

6.园艺植物环境工程:人类各种生态环境系统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从景观园林的角度探明治理和改善各类生态环境的具体工程技术和措施,以丰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实践技术。

7.设施园艺工程与技术:设施环境智能控制及光温资源的高效利用;园艺作物设施栽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标准化生产体系;设施土壤保健及可持续利用;设施园艺作物的逆境生理及其调控及设施农艺节水技术等方面。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2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20004

高级园艺学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20005

茶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茶学

b309020006

果树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果树学

b309020007

蔬菜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蔬菜学

b309020008

观赏园艺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观赏园艺学

b309020009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

b309020010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食科院

考试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

b309020011

茶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茶学

b309020012

果树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园艺院

考查

果树学

b309020013

蔬菜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蔬菜学

b309020014

观赏园艺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观赏园艺学

b309020015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

b309020016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食科院

考查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

专业

选修课

b409020017

高级果树生理生态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果树

b409020018

果树资源研究与分子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果树

b409020019

高级蔬菜育种学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蔬菜

b409020020

高级蔬菜栽培学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蔬菜

b409020021

天然产物化学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茶学

b409020022

高级观赏园艺生理生态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观赏园艺

b409020023

观赏园艺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专题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观赏园艺

b409020024

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茶学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

b409020025

植物功能产品研制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查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

b409020026

园产品贮藏加工理论与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食科院

考查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

b409020027

园艺产品营养科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食科院

考查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

公共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高级植物生理生化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按学科补修专题课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园艺学概论

程智慧,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梁国栋,科学出版社,2001

3

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

O`Reilly,科学出版社,2002

4

分子遗传学

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1

5

基因及其表达

童克中,科学出版社,2001

6

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

许智宏,刘春明,科学出版社,1999

7

实验设计与分析

汪仁官,陈荣昭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8

中国茶树栽培学

杨亚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

茶叶生物化学

宛晓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茶叶经济管理学

杨江帆,管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1

茶叶的保健功能

陈宗懋,甄永苏,科学出版社,2014

12

Tea: bioactivity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Zhen Yong-su, CRC Press, 2003

13

茶叶加工学

施兆鹏,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4

茶多酚化学

杨贤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5

中国茶产品加工

江用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6

茶叶审评与检验

施兆鹏,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7

Tea i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reedy, Victor R., Academic Press, 2012.

18

现代蔬菜育种学

周长久,1996,科学技术

19

蔬菜栽培生理学

蒋先明,1996,中国农业出版社

20

无污染蔬菜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汪雅谷,张四荣,2000,中国农业出版社

21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

李曙轩,1990,中国农业出版社

22

实验设计与分析

傅钰生译,2008,人民邮电出版社

23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四版)

陈晓亚,薛红卫 编

24

The physiology of vegetable crops

H.C.Wien1997,CAB INTERNATIONAL

25

农作物杂种优势

卢庆善,2001,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6

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

郗荣庭,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7

果树栽培学各论-南方本(第三版)

陈杰忠,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8

现代果树科学的理论与技术

彭永宏,王锋,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29

亚热带果树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刘星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0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刘振学,黄仁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1

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的分子生理

张上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2

Breeding for Furit Quality

Matthew A.JenksWILEY-BLACKWELL,2011

33

现代果树生物学

李天忠,张志宏,科学出版社,2008

34

果品蔬菜贮藏加工原理与技术

王颉,张子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5

植物发育的机制

Day 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6

天然产物化学

姚新生,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37

中药化学

肖崇厚,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38

基因工程原理(上下册)

吴乃虎,科学出版社,2001

39

生物化学(上、下册)

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0

茶多酚化学

杨贤强,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41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

谢培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2

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

徐怀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3

中药分离工程

刘小平,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4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

姜毓君,科学出版社, 第1版,2009

45

Food Chemistry, 2nd Edition.

Belitz H. D. & Grosh W. Berlin Heidelberg1999

46

Handbook of Postharvest Technology-Cereals, Fruits,Vegetables,Tea,anSpices ( 2003)

MARCEL DEKKER INC,2003

47

Handbook Of Fruits And Fruit Processing ( Wiley, 2006 )

Y.H.HUI,Wiley,2006

48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Food

Processing (2005)

DA wen SUN ELSEVIER,2005

49

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Physicochemical Aspects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2011)

SAKAMON.DEVAHASTIN,CRC PRESS2011

50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eriesIntroduction to Food Engineering (4th, 2009)

R.paul singhELSEVIER2009

51

Handbook of Postharvest Technology Cereals, Fruits, Vegetables, Tea, and Spices

Amalendu Chakraverty,Marcel Dekker Inc ,2002

52

Introduction to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Second Edition

P.G.smith, springer2011

53

Fundamentals of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 3rd, 2007 )

Romeo.T.Toledo,springer2005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0902Z3

一、学科简介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是以园艺产品为研究对象,以园艺学、生物学、化学和食品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研究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贮藏原理与技术、加工技术与工程、功能成分、高效利用、营养与安全为保障园艺产品安全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是园艺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7名导师均为教授具有博士学位。近五年新增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5),新增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篇,出版专著3本、教材5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5

该学科所依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园艺学学科都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柑橘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现代食品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等多个研究平台,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的园艺产品采后科学的专业知识;熟悉园艺产品采后科学的发展动向和前沿领域,能综合运用现代实验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具备胜任本学科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园艺产品功能成分化学:应用现代分离技术、分析测试技术、营养评价体系对园艺产品的功能成分、营养特性、品质特性和加工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园艺产品中功能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园艺产品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园艺产品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

2.园艺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原料验收、产品加工到产品出厂各个环节的处理技术、设备配套、质量控制体系、工程综合设计等;园艺产品加工新技术研究。如超微粉碎、膜技术、冻干技术、高压技术、高效浓缩技术等在园艺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园艺产品洁净生产工艺与工程技术研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和现代分析手段,研究园艺产品的生物转化和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3.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工程: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代谢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揭示园艺产品采后生命活动规律,为园艺产品成熟与衰老的调控及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园艺产品贮藏保鲜新技术及其原理与效应,注重开展园艺产品无公害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新型防腐保鲜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重点是开发安全生物防腐保鲜剂;开展园艺产品商品化技术的研究。

4.园艺产品安全学:研究园艺产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验技术、农药超低浓度检测技术及其它有害物检测技术,研制园艺产品农药洗脱剂和开展农药洗脱效果的评价;园艺产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园艺产品及其加工品安全风险评估;园艺产品及其加工品标准和标准化研究。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2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20004

高级园艺学

2

30

1学期

园艺院

考试

b309020010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食科院

考试


b309020016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20026

园产品贮藏加工理论与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食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20027

园艺产品营养科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Physicochemical Aspects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2011)

SAKAMON.DEVAHASTIN,CRC PRESS2011

2

Introduction to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Second Edition

P.G.smith, springer2011

3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eriesIntroduction to Food Engineering(4th,2009)

R.paul singhELSEVIER2009

4

Handbook Of Fruits And Fruit Processing (Wiley, 2006)

Y.H.HUI, Wiley Blackwell,2012

5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Food Processing

D.W SUN, ELSEVIER,2014

6

Handbook of Postharvest Technology Cereals, Fruits, Vegetables, Tea, and Spices

Amalendu Chakraverty,Marcel Dekker Inc ,2003

7

Food Chemistry

Newton, David E, Facts on File,2007

8

实验设计与分析

傅钰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9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

姜毓君,科学出版社, 第1版,2009

10

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基础

田世平,科学出版社, 第1版,2015

11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秦文,科学出版社, 第1版,2012


土壤学(090301)

一、学科简介

土壤学属于农学学科门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土壤学以“土壤物质运动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主要研究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发生与演变、土壤分类和分布、土壤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现已形成土壤化学与肥力学、土壤与植物生长化学调控、土壤生态系统与土壤环境污染修复3大特色研究方向。

我校土壤学学科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本校最早建立的二级学科之一,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评为湖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和2011年再次被确认为湖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我省唯一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土壤学学科,也是华南、华中地区省属农业院校中较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唯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土壤学学科。目前,本学科共有9名教学科研人员,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现有供教学和科研用的实验室、研究室、仪器室和标本室用房计500m2;拥有大、中型仪器设备(每件>4000)60(),价值约100余万元,拥有图书资料室1间,有中、外文专业刊物30余种,共藏有图书资料1万余册。30多年来,共取得获奖科研成果22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14项,校级奖6项。公开出版著作10本,编写教材8本,共发表和交流科研论文500余篇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土壤学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土壤学野外调查、试验设置、室内分析的专门技能;深入了解土壤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土壤学及相关领域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土壤利用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地用外语参阅土壤学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听、说、写能力;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土壤化学与肥力学:土壤中活性组分的组成和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土壤的电化学、表面化学和氧化还原特性及其在土壤发育、清洁污染和养分供应中的作用;土壤中养分元素和污染元素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变化规律;土壤养分元素含量与有效态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与其存在形态的关系;土壤肥力质量演变、调控与评价。

2.土壤与植物生长化学调控:开发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和生产操作简便化的新型种衣剂、化学与生物肥料(/缓释肥)、新型生长调节剂、除草剂等及其应用技术以及生物学与环境学效应,是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及作物栽培学的理论与成果高度集成后,通过化学的方法与手段(化工制造)使之以物化的商品形式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以实现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由繁到简的重大转变,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用精细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技术领域。

3.土壤生态系统与土壤环境污染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转化、运移过程与机理;不同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类物质的循环特点及其与作物产量、品质的关系;不同生态系统中物质良性循环和养分平衡的途径特点及其调控技术。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化肥、农药等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其污染特点;对人类与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机理与成因;土壤污染的预防及修复技术。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30004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30105

土壤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9030106

土壤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资环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30107

土壤质量演变与评价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30108

地统计学及其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b409030109

健康土壤学与土壤圈学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土壤发生与分类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土壤肥力学

土壤资源学


五、必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龚子同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2

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

龚子同,张甘霖等,科学出版社,2007

3

Principles of Soil Chemistry (2nd edition)

Kim.H.Tan(ed.),Marcel ekker,Inc.

,1993

4

土壤质量指标与评价

徐建明,张甘霖等,科学出版社,2010

5

中国土壤肥力演变

徐明岗等,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

6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

陈怀满等,科学出版社,2002

7

健康土壤学——土壤健康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周启星,科学出版社,2005

8

红壤质量演变与调控

何园球,孙波等,科学出版社,2008-09

9

红壤退化阻控与生态修复

孙波等,科学出版社,2011

10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ajendra Prasad and James.F. Power, CRC Press, LLC, 1997

11

Nitrogen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al Soil

D.S.Jenkinson and K. A.Smith(eds),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Inc,1998


植物营养学(090302

一、学科简介

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体内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规律与调控技术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植物营养学以生物学基础理论为基础,涉及作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土壤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植物营养生理植物根际营养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生态植物的土壤营养、肥料学与新型肥料的研制、现代施肥技术植物营养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植物营养学学科是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在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验收评估中评为优秀。1998年获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省属农业院校中最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植物营养学学科已逐步形成了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其环境保护为核心内容与特色,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省级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科现有教师14人,教授9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

我校植物营养学学科依托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营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植物营养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拥有供教学和科研用的实验室、研究室、仪器室用房计1000余平方米,拥有ICB-MAS、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定氮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间歇自动化学分析仪、光合-荧光测定系统、气相色谱仪等价值12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科研条件先进。“十一五”以来,学科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湖南省重点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并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科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高级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生理生态与遗传学、施肥原理与技术、现代肥料制造技术、植物营养资源高校利用、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土壤学、环境保护、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深入了解和掌握植物营养学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前沿,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研究手段与技能,具有独立从事植物营养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科研成果表达与交流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新性的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研究领域的英文科技论文,具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学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再利用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营养元素的生理生化功能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调节剂及其他农艺措施对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养分吸收与运输、分配及其对品质形成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养分缺乏、适宜和中毒的范围,养分缺乏或毒害症状的发生机理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植物对矿质养分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生化基础,筛选耐养分胁迫的植物种质资源;环境污染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害机理,土壤和水体污染的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2.植物营养生态与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同生态条件下矿质元素在土壤圈、水圈、大气圈中的转化和迁移规律,特别是氮等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污染与控制途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规律、富集及其控制技术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新型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应用(包括缓释肥与控释肥配方、膜的筛选、生产工艺及生物有机肥的配方、接种技术、生产工艺等),这些物质的作用机制、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价等。

3.土壤肥力与作物施肥技术不同的施肥技术或施肥制度对植物营养、产品数量和质量、效益以及环境的影响,从而寻找出新的经济、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施肥技术或施肥制度;植物养分的综合管理。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含量与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变化规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与其存在形态的关系;土壤养分的供给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与调控技术及其与作物施肥、作物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30004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30205

高级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9030206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1

15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9030207

植物营养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资环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30208

植物营养与调控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30209

植物营养生理生态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

李振高等,科学出版社,2008

2

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朱兆良等,科学出版社,2009

3

现代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技术

郑炳松等,气象出版社,2006

4

植物营养分子生理学

吴平等,科学出版社,2001

5

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

张福锁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A course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3rd edition)

Swales J.M. and C.B.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7

Environmental Soil Chemistry

Sparks D. L. New York: Academic Press,2002

8

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 Second Edition

Marschner等,1999

9

Agriculture,fertilizers and the environment

N.Lagreid et.al, New York: CABI Publishing, 1999


农业环境保护(0903Z1)

一、学科简介

农业环境保护学科是指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等相关科学与技术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调控与保护、农业环境污染治理

我校农业环境保护学科从2005年授权招生,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0%以上。学科目前的优势方向为农业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修复、农业典型污染环境行为等。

学科目前拥有环境与资源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部(财政部)共建农业环境保护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种植与养殖污染系统控制工程中心等科研共享平台。学科的综合科研实力正稳步上升,为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用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科点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5项、国家及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85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8篇,EI收录35篇,出版教材与专著12部。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农业环境保护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与最新科技成就;培养严谨的农业环境保护系统观,掌握典型农业有机污染和重金属界面传质基本知识及生理生化反馈机制,掌握有效控制农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及污染治理的实用技术,掌握先进的农业典型污染物检测手段及其环境行为的科研手段;具备严谨的科研思维、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成果表达与交流能力;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应用技术上有新的见解,在学术价值与应用实践上有创造性成果体现;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研究领域的英文科技论文,具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三、研究方向

1.环境污染化学及污染物检测技术:典型农业污染物在农业环境各要素中的存在特征及界面间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环境毒理行为和对农产品的影响;农业环境典型污染物的先进检测技术。

2.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矿企业、农业与农村大气、污水和土壤污染处理技术;工农业与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治理理论与技术;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技术等。

3.环境污染系统控制:综合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理论,结合环境工程技术原理和环境经济学,对环境问题和防治工程进行系统分析,谋求整体优化解决方案。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30004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903z105

农业环境保护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903z106

环境科研方法与学术成果表达

1

15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903z107

农业环境保护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资环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3z108

环境污染物及检测技术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3z109

环境污染治理案例分析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环境有机化学

王连生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POLLUTION PREVENTION: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

Pau L. Bishop,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the Enviroment

Edward s. Rubi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

骆永明等,科学出版社,2009

5

现代生态学

戈锋,科学出版社,2008

6

农业环境污染的系统分析与综合治理

钱易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

环境质量评价

杨仁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8

水资源系统优化规划和调度

叶秉如,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9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王文元,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土地资源学(0903Z2

一、学科简介

土地资源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是土壤学与土地科学的交叉,研究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土壤-土地资源的勘察和评价、规划和利用,土地的开发、保护和管理的科学。经济发展中土地规划和区划、土地修复和整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国土安全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新兴领域。

我校土地资源学前身为“农业遥感与资源利用”(2004)和“土地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2007)2012年更名为“土地资源学”。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依托土地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资源环境学院实验中心为平台,拥有测量学实验室、农业资源利用实验室、农业环境保护实验室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课及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有全站仪、RTK-GPS全球定位仪、彩色绘图仪等大型仪器,以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测绘制图、土地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整治等应用软件。学科主要从农业资源信息技术及应用、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过程模拟等领域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以农业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为特色和优势。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保护与管理及其信息技术应用,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还承担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农用地分等定级、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开发等多项科技服务项目。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土壤学、地质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环境科学、地理学、信息技术、农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并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上探索;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通过毕业论文的研究,在本学科的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新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农业资源信息技术及应用: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在土地、土壤、水等农业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和管理中的应用,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2.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区域土地资源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生变化规律,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规律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与方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原理、方法、技术与措施。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土地功能、土地生态、土地保护、土地经济、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3.农业资源与环境过程模拟: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农业资源及其环境的演变过程、趋势与驱动力,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过程。农业资源与环境过程的机理模型,农业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过程的调控理论与方法。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3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30004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3z205

土地资源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试


b30903z206

土地资源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资环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3z207

土地资源管理专题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3z208

资源与环境过程模拟

2

30

1学期

资环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中国土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张凤荣,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Land Use Planning Methods, Strategies and Tools

Amler, B. et. al,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 (GTZ) GmbH, Eschborn, Germany, 1999

3

Modeling plant and soil systems

Hanks, R. J., and J.T. Ritchie. ASA, CSSA, SSSA. Madison, Wisconsin USA, 1991

4

Plant growth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Bao-Gang Hu, and Marc Jaeger.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 Beijing, China, 2003

5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towards a new approach

Land and water bulletin 2, FAO, Rome, 1995

6

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

周成虎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

史培军等著,科学出版社 出版,2004

8

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和地学视觉化

江斌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实践

倪金生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0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构建节约型社会研究

王华春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6


植物保护(090400)

一、学科简介

植物保护学科是以农业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植物病害、植物害虫、农田杂草、农业害鼠等农业有害生物的种类识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发生、为害、迁飞、扩散、入侵、成灾的规律与机理,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治理与预防技术,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我校植物保护学科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下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和生物安全与检疫、生物信息学2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是学校建立最早的学科之一,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人。

学科拥有各类配套实验室20余间,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现有荧光定量PCR、高效液相色谱仪、刺吸电位仪、荧光显微镜、酶标仪等价值16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2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总科研经费达3700余万元,在Plant Cell等杂志上发表SCIEI文章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申请授权专利或发布标准33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全面了解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具有扎实的病虫害生物学、病害流行学、植物抗病性遗传学、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组学、基因组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植物病理学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资源配置、仪器分析、田间试验与数理统计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三、研究方向

1.生物安全与检疫:主要从事生物安全与检疫、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防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毒素及其检测、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管理等理论与技术研究。

2.植物病理学:主要从事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利用、作物与病原物的分子互作机理、植物病虫害诊断及种类的分子鉴定以及生防菌种类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挖掘等方面的研究

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主要开展昆虫生态、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生物学、昆虫行为学、植物源杀虫成分等方面研究工作。

4.农药学:主要围绕“绿色化学农药创制及农药合理使用”这一目标,集中开展基于靶标结构的农药合理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农药低毒化和精准化研究、农药的环境毒理与环境行为研究、农药残留分析及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5.生物信息学:主要研究算法创新、模式识别与预测、统计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4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40004

病虫害生物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006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309040005

植物保护研究方法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007

植物保护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植保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40008

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40009

有害生物防治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

课程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分子生物学实验

李峰,贾建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第七版)

()J.D.沃森 等编著,杨焕明 等译,科学出版社,2015

3

Essential Plant Pathology

Gail L. Schumann and Cleora J. D ArcyAmer Phytopathological2009 Society

4

Nature

期刊

5

Science

期刊

6

PNAS

期刊

7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期刊

8

Phytopathology

期刊

9

MPMI

期刊

10

PLoS Pathogen

期刊

11

Plant Pathology

期刊

12

Advances in Insect Physiology

期刊

13

Invasion Biology

期刊


植物病理学(090401

一、学科简介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我校植物病理学学科是学校成立最早的学科之一,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授10(含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1人,2名神农学者讲座教授),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其中在植物病理学博士点招生的博士生导师4(兼职院士1人、研究员1)。本学科依托植物疾病控制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两个重点实验室,包括分子植物病理实验室、微生物生态实验室、生物防治实验室等8个专业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发酵罐等仪器设备。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全面了解植物病理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具有扎实的植物病原学、病害流行学、植物抗病性遗传学、植物病害防治学、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组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植物病理学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现代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技术,能在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掌握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并掌握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对有关的学科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适应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先进仪器设备;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植物感病后的结构及生理变化特点,植物抗病及病原物致病的分子机理,特别是对植物病害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改造和利用作物抗病性等。

2.植物病原学: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理,特别是粮食作物、蔬菜、烟草、柑橘等病害的病原物,为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3.微生态学与生物防治:包括微生物生态学,筛选防治土传病害的拮抗微生物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探讨微生物与病原菌、植物的作用机理,生产微生物制剂。

4.植物与微生物分子互作:研究寄主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从分子水平探讨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生防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机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4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40004

病虫害生物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006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309040105

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106

植物病理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植保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40108

现代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40109

现代分子植物病理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409040110

植物与微生物分子互作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植物病原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分子植物病理学

高级植物病理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第七版)

()J.D.沃森 等编著,杨焕明 等译,科学出版社,2015

2

分子系统发生学

黄原,科学出版社,2015

3

生物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中文版)

Gerry P.Quinn / ()奎恩(蒋志刚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Essential Plant Pathology

Gail L. Schumann and Cleora J. D ArcyAmer Phytopathological2009 Society

5

现代植物免疫学

商鸿生,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

病毒学原理--分子生物学

[]S.J.弗林特,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7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

张青文,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8

现代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陈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9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杨谦,科学出版社,2012

10

生理植物病理学

高必达,陈捷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11

Review of Plant Pathology

最近几年出版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

一、学科简介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以培养中高级昆虫学科科研人才为特色,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突出昆虫生态、生物防治和益虫利用三大特色,在农田重要害虫的防控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学科。我校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于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依托植物病虫害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生物农药与制剂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农药分中心、昆虫标本展览馆等科研教学平台,可开展昆虫生物学、昆虫生态、昆虫分类、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行为学、植物源杀虫成分、昆虫毒理等方面研究工作。已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国际著名基因芯片专家、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周集中博士;我国昆虫生态学领军人才、国内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戈峰博士;我国生物入侵研究领军人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博士。

本学科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实验室面积1000m2,昆虫标本展览馆300m2(兼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现有Realtime-PCR、高效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刺吸电位仪等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近5年省部级以上课题51项,科研经费1415.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2011年以来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23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2012年以来申请发明专利10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科研业务上,要求了解昆虫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具有扎实的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昆虫行为学、农业害虫防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在生物群落、种群、个体及分子遗传水平上探讨和掌握“寄主植物-昆虫-天敌”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协同进化关系,熟悉昆虫种群发生发展、迁移扩散基本规律以及害虫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及相关先进仪器设备;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资源配置、仪器分析、田间试验与数理统计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昆虫生态理论与害虫猖獗机理:以昆虫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基因、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阐明害虫种群分化与暴发的分子基础及关键影响因子,解析害虫与寄主作物及天敌间的相互作用及适应机制,在害虫检测与系统预警基础上,探索害虫可持续控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害虫生物防治与植物杀虫剂的开发利用:通过建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引进和释放天敌,在多种作物系统中同时实施生物防治,维持该区域内害虫与天敌种群数量的平衡。筛选作物抗性组合,在明确植物源杀虫剂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与方式的基础上,研究植物源农药调控害虫的关键技术。研究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品种布局、物种多样性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明确作物布局的控害保益能力及优化的农业生产结构模式。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4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40004

病虫害生物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006

植物保护研究前沿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309040205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207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植保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40019

应用生态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40209

昆虫分子生物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

文礼章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2

昆虫生态学原理与方法

戈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应用生态学

宗浩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

4

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李正跃,M.A.阿尔蒂尔瑞,朱有勇,科学出版社,2009

5

The insects: An outline of Entomology

P. J. Gullan and P.S. Cranston Willey_Blackwell2011

6

试验统计方法及SPSS应用

龚学臣,科学出版社,2014

7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陈德富等,科学出版社,2006


农药学(090403

一、学科简介

农药学是植物保护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化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农学等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我校农药学学科是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开创的研究实体——农药学研究所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农学学科,多年来,针对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农药毒理与使用技术、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农药分析与新农药分子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农药学学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湖南农业大学“十五” 、“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并在在“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验收中荣获优秀。本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5、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3人和讲师5博士生导师6,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特聘教授3人。

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农业部、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开展农药的应用、开发、创制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项目共计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新增省部级项目22项,新增教育厅等其它项目61项,到位科研经费2000万元;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8多项、出版专著4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cal SocietyAnalytical MethodsScientific reports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ournal of pest 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申请发明专利26项,其中授权专利23项。开发了5个高效低毒的农药新产品,已被企业产业化,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要求全面了解农药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具有扎实的农药毒理、农药分析、农药加工、农药创制、农药合成、农药安全评价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农药学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农药学的理论和研究技术,对有关的学科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适应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农药学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资源配置、仪器分析、田间试验与数理统计分析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先进仪器设备;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农药毒理与使用技术:农药毒理机制(包括农药作用分子靶标与化学小分子互作机制、抗药性原理、选择性原理),农药精密毒力测定新方法、农药作用机理、农药使用新技术原理、农药新剂型、新助剂的宏观与微观理论研究,高效施药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农药药害生理研究。

2.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进行除草剂植物性安全剂的研究以及安全高效生物源农药的筛选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3.农药分析与新农药分子设计:农药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在环境中的归趋、监测及污染治理基础理论研究;新功能性绿色农药(如动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病诱导剂、昆虫行为控制剂)的设计与合成,生物源农药、手性农药的不对称合成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4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40004

病虫害生物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006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309040306

农药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307

农药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植保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40308

高级农药化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40309

农药生物化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409040310

农药绿色防控技术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Frenchcosent,Academic,2004 PressINC

2

现代农药合成技术

孙家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农药学

吴文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农药残留分析原理与方法

钱传范,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

农药化学(修订本)

陈茹玉,杨华铮,徐本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6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

张青文,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7

农药残留分析与环境毒理

胡继业,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生物安全与检疫(0904Z1

一、学科简介

生物安全与检疫学科是“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本学科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植物保护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动植物检疫系的动植物检疫湖南省级特色专业为依托,主要从事生物安全与检疫、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防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毒素及其检测、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管理等理论与技术研究。

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硕士生导师12,其中教授4人、兼职教授5人、副教授3人和讲师4人。拥有各类配套实验室10间,总面积800余平方米,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酶标仪、荧光显微镜等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湖南省自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53项,新增科研经费1025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教学成果奖2项。由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农业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部门公开出版著作14部,在Journal of VirologyBiological Invasions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源刊25篇,获得发明专利18项。现有科研条件和研究基础为生物安全与检疫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生物安全与检验检疫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植物保护学的理论和研究技术,对有关的学科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适应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生物安全与检疫相关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先进仪器设备;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资源配置、仪器分析、检验检疫等专门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为保护国门、提高检验检疫预警能力提供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持。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生物安全:包括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等。

2.植物检疫:包括危险性有害生物(害虫、病原物、杂草)检验检疫、有害生物入侵预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评估及有害生物防御与管理等。

3.食品微生物:包括微生物在食品中存在与控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用农产品中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的生物学特性、污染发生和流行特点、快速分子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等研究,为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4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40004

病虫害生物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006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30904z106

生物安全与检疫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z107

生物安全与检疫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植保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4z108

有害物质检测与监控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

2学分

b40904z109

检疫除害处理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40904z110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A Dynamic Invasive Species Research Vision: Opportunities and Priorities

Mary Ellen Dix & Kerry Britton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2013

2

Invasive Species in a Globalized World: Ecological, Social, and Legal Perspectives on Policy

Reuben P. Keller & Marc W. Cadott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4

3

Microbial Plant Pathogens-Detec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 Bacterial and Phytoplasmal Pathogens (1-3)

P. NarayanasamySpringer2014

4

生物安全

万方浩等,科学出版社,2010

5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of Plant Pathogens

Maria Lodovica Gullino & Peter J. M. BonantsSpringer2014

6

Entomology and Pest Management (Sixth Edition)

Larry P. Pedigo & Marlin E. Rice, Waveland Press, 2014

7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Plant Quarantine

M. C. MuthaiyanAllied Publishers2009

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指南

李莉等,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9

农药残留分析原理与方法

钱传范,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0

生物显微技术

王庆亚,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1

检疫除害处理

姚艳平,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生物信息学(0904Z2

一、学科简介

生物信息学是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生命的复杂性迫使科学家需以整体观来审视研究对象,得益于高通量技术的成熟,大规模测序、各种组学产生了海量数据。生物信息学的核心正是发展新算法,用于分析大样本、高维、异构复杂生物数据。

我校生物信息学2008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5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7年始挂靠其他学科招收生物信息方向博士生)。本学科现有教师7人,均具博士学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4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博士后5人。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3项。2010年以来在BMC BioinformaticsBMC Medical GenomicsGenomicsGenetics等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63篇。2012年以来申请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获省优硕士论文3篇,校优博士论文2篇,校优硕士论文7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5人次,省研究生创新项目7人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3人次,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6人次,2014年获PMIIBM组织的IMPROVER Species Translation国际挑战赛第一名。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培养全面了解生物信息学科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具备扎实宽广的分子生物学、统计学、机器学习等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生物信息学专业知识,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并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语言编程技能与常用统计软件、生物信息学软件与数据库应用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生物信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能开展算法创新,并应用于复杂生物数据分析、模式识别与预测、统计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等具体问题的高级生物信息学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复杂数据分析新算法:发展高维特征选择、直接推理、多变量关联分析、生物动力学等复杂生物数据分析新算法,应用于高通量序列数据、表达数据的基因功能解析与调控网络分析等。

2.模式识别与预测:定量构效关系、定量序效模型、药物设计、图像识别、生物信息学信号位点识别、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多维时间序列预测等。

3.统计基因组学与遗传学:基因组水平的比较与进化、植物数量性状的QTL作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4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4z204

高级生物信息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z205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0006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

1

15

1学期

植保院

考试


b30904z207

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植保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4z208

高级复杂数据分析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4z209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b409040019

应用生态学

2

30

1学期

植保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分子生物学(影印本第2)

Turner等,科学出版社,2005

2

基因VIII

Benjamin Lewin著,余龙主译,科学出版社,2005

3

生物信息学:序列与基因组分析

David W Mount著,曹志伟译,科学出版社,2006

4

Introduction of Population Genetics Theory

James F. Crow等著,The Blackburn Press2009

5

Bioinformatics

Oxford Press

6

BMC Bioinformatics

BioMed Central Ltd

7

Genome Research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8

Nucleic Acids Research

Oxford Univ Press

9

Genomics

Elsevier B.V

10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畜牧学(090500

一、学科简介

畜牧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是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重、理论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涵盖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等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家畜家禽遗传规律、繁殖机理、营养代谢与调控等生命规律,以及畜禽产品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生态安全与环境控制、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动物福利等相关领域。

我校畜牧1959年开办畜牧本科专业,2006年获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获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同年列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12年的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本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八位,我校动物与植物科学领域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有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4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名、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科现牵头建设“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2011)”,拥有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国家级省部级平台。近五年获得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有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1项,公开发表研究和教学论文900余篇,主编《饲料分析与检测》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多本。与美国、日本等10余国的同行专家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畜牧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坚实宽广畜牧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深入的畜牧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规律,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和技能,营养和饲养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具有交叉学科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畜牧产业发展分析能力、畜牧科学研究方案制定与设计、资源调查配置、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技能,能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够从事教学科研、产业技术和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主要研究动物遗传物质的传递、表达及其变异规律并指导和应用于动物遗传改良和育种实践;揭示动物生殖规律及其调节机制,并研究制定动物繁殖人工调控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便保障动物健康繁殖、提高繁殖效率。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有动物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动物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动物育种原理与方法,动物良种繁育体系建立,杂交与杂种优势利用,动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动物生殖生理、动物繁殖技术、动物繁殖障碍和繁殖管理等。

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主要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内容包括:饲料化学、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加工、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动物营养代谢及其调控、动物营养需要;营养与动物健康、营养与畜产品品质、营养与生态环境;配合饲料与生产、饲料机械与工程;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方法学。

3.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主要研究家畜生态、家畜生产系统、动物福利与行为学等。研究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与动物生产动物生产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关键营养素的精准饲用与动物安全生产、动物生产系统(饲养管理工艺研究)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动物行为学与动物福利。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5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0004

实验技能与研究方法

3

4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0005

畜牧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0006

畜牧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动科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

b409050007

高级动物生理生物化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b409050008

学科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各二级学科

b409050009

动物营养生理与代谢调控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

b409050010

家禽遗传改良应用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409050011

养殖环境优化与动物福利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409050012

动物育种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b409050013

高级动物基因组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409050014

高级动物生殖内分泌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向

1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

陈国宏、张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养猪业中的杂种优势利用

施启顺、柳小春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

3

数量遗传学

盛志廉、陈瑶生编著,科学出版社,1999

4

Molecular Biology(第三版)

Phil Turner, Elsevier Press, 2010

5

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第三版)

John J. Sambrook著,CSHL Press2008

6

基因组学(第三版)

杨金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7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

奥斯伯.F., 科学出版社,1998

8

家畜生殖内分泌学

张家骅等编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1998

9

哺乳动物胚胎学

秦鹏春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10

动物繁殖生物技术

桑润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

Animal Nutrition

6th edition, P. McDonald, 2003

2

Swine Nutrition (Second Edition)

Austin J. Lewis; L. Lee Southern (olk paper,2001) ISBN 0-8493-0696-5

3

猪的营养

李德发主编,第二版

4

禽的营养

呙于明主编 第二版

5

反刍动物营养学

冯仰廉,科学出版社,2004

6

Nutrient requirement for swine

NRC1998, 2012

7

Nutrient requirement for poultry,

NRC1994

8

Animal Feeding and Nutrition (Tenth edition)

Marshall H. Jurgens and Kristjan Bregendahl (Iowa State University, 2007), ISBN 978-07575-3176.7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

1

Molecular Nutrition

J.Zempleni, CABI Publishing,2003

2

Duke’s Physi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Cornell University,12th edition,2005

3

Animal Producton and Management

RKBarric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98

4

Biology of Animal Behavior

James.W.Grier,Temes Mirror/Mosby,1994

College publishing

5

Nutrition and Immunology

R.Chandra,Alan R.Liss,Inc.,New York,1998

6

保护生物学

蒋志刚等,浙江科技出版社,1996

7

农业及其相关学科SCI来源期刊指南

张格丽,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一、学科简介

动物遗传育种主要研究动物遗传物质的传递、表达及其变异规律并指导和应用于动物遗传改良和育种实践,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包括:动物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动物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动物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动物育种原理与方法,动物良种繁育体系建立,杂交与杂种优势利用,动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动物转基因与转基因育种等。动物繁殖揭示动物生殖规律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制定动物繁殖人工调控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便保障动物健康繁殖、提高繁殖效率。

在学科创始人施启顺教授、柳小春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学科全体成员数十年的共同努力,本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1990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畜牧学科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08年建立了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现有教授(研究员)3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本学科拥有畜禽遗传改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等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已基本建成人员业务能力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设备设施较为齐全、研究方向稳定、能持续不断进行高水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学科体系。本学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柳小春教授指导的马海明博士的学位论文2008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动物遗传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家畜育种、繁殖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了解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熟练掌握动物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动物遗传标记,动物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动物选择原理与方法,杂交与杂种优势利用,动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动物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等;或者动物生殖生理、动物生殖内分泌学、动物繁殖技术、动物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工程、动物繁殖障碍和繁殖管理等知识具有开展畜禽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或者家畜繁殖调控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独立胜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能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猪的遗传育种:采用数量遗传、分子遗传、生化遗传、细胞遗传方法深入研究了猪的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的选择理论和方法,实行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瘦肉型猪的遗传改良工作,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瘦肉型猪新品()及配套系。开展地方猪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创新及安全保存方法研究,开展活体保种与分子保种相结合、保种与利用相结合方法的研究。

2.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研究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进行品种改良,主要内容包括分子标记检测及其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配数量性状基因座标记的检测鉴定与基因图谱的制作动物转基因技术。

3.动物繁殖调控:研究生殖细胞的发生、性成熟、发情、受精、妊娠、分娩过程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发情、分娩的调控,开展营养因素对家畜繁殖功能的调控机理及技术研究,性细胞及胚胎的冷冻保存和体外受精,胚胎分割与移植,性别控制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5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50004

实验技能与研究方法

3

4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50105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010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动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50014

高级动物生殖内分泌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动物繁殖调控

b409050013

高级动物基因组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50012

动物育种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309050005

畜牧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公共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动物育种原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动物数量遗传学

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

陈国宏、张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养猪业中的杂种优势利用

施启顺、柳小春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

3

数量遗传学

盛志廉、陈瑶生编著,科学出版社,1999

4

Molecular Biology(第三版)

Phil Turner, Elsevier Press, 2010

5

Molecular Cloning -

A Laboratory Manual(第三版)

John J. Sambrook著,CSHL Press2008

6

基因组学(第三版)

杨金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7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

奥斯伯.F., 科学出版社,1998

8

家畜生殖内分泌学

张家骅等编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1998

9

哺乳动物胚胎学

秦鹏春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10

动物繁殖生物技术

桑润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一、学科简介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牧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并揭示饲料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高效生产、产品质量以及与环境响应的定性定量规律,为动物生产和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实践指南。

我校于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湖南省“百人计划”教授1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1人、湖南省121人才人选3人;学科牵头建设湖南省畜禽安全生产创新中心(2011计划)拥有饲料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新饲料评价机构、等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学位点与美国普渡大学、农工(A&M)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多所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科在本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一大批科技成果。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坚实宽广的动物营养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深入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目的和条件下畜禽的营养需求,以及养分调控和饲料利用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开展学科交叉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畜牧产业发展分析、畜牧科学研究方案制定与设计能力,能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够从事教学科研、产业技术和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猪营养与饲料:以猪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理生化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研究探索营养物质代谢新的理论和调控技术;研究不同种类、性别、年龄及其生产条件下猪、特别是地方猪种的营养需求、代谢机制和调控技术,以及营养与动物生长、产品和环境的响应

2.家禽营养与饲料:以鸡、鸭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理生化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研究探索营养物质代谢新的理论和调控技术;研究不同生产条件下动物的营养需求、代谢机制和调控技术,以及营养与动物生长、产品和环境的响应

3.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技术:以现代生理生化学、营养学、饲料加工学等为理论基础,进行南方特色的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解决安全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产业开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

4.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饲料及其各类活性物质对牛、羊瘤胃生理反应,探索营养成分在牛羊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分配规律,为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和优质牛羊产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

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5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50004

实验技能与研究方法

3

4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0405

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0406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生班讨论

3

30

1-5学期

动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50007

高级动物生理生化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309050005

畜牧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Animal Nutrition

6th edition, P. McDonald, 2003

2

Swine Nutrition (Second Edition)

Austin J. Lewis; L. Lee Southern (olk paper,2001)

3

猪的营养

李德发主编,第二版

4

禽的营养

呙于明主编 第二版

5

反刍动物营养学

冯仰廉,科学出版社,2004

6

Nutrient requirement for swine

NRC1998,2012

7

Nutrient requirement for poultry,

NRC1994

8

Animal Feeding and Nutrition (Tenth edition)

Marshall H. Jurgens and Kristjan Bregendahl (Iowa State University, 2007)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0905Z1

一、学科简介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学科是畜牧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立足畜牧生产实际,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并从产前、产中、产后研究、开发和推广相关技术,保证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与环境协调,维持畜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现有校内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人,校外兼职导师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7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5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代谢调控与健康养殖、家禽遗传改良与生产、家畜繁育技术与畜牧工程等。

本学科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广泛合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包括SCI)200余篇,出版专业书籍15部,编写教材5部。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坚实宽广的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开展学科交叉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掌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目的畜禽的营养需求和环境需求,掌握畜牧生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组装、配套与示范技术,掌握家畜繁育相关的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化畜牧场规划设计与养殖环境优化、家畜生产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动物福利技术、节能减排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能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够从事教学科研、产业技术和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动物代谢调控与健康养殖:本方向主要研究关键营养素对动物生理、生长、发育和生产的影响及其调节,筛选和探索某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对动物代谢的调控作用、对动物抗应激及畜产品抗氧化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营养与免疫的互作以及营养与环境的互作等;并将研究成果和相关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组装、配套与示范,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畜禽健康养殖探索新的途径和提供新的支撑。

2.家禽遗传改良与生产:本方向主要研究以国内丰富的地方家禽品种资源为基础,利用引进高产蛋禽、快速生长的肉用家禽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培育有中国特色的优质家禽配套系;研究与优质家禽配套相应的笼养、圈养及放养生产工艺及其饲养管理技术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研究家禽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开发环境友好型家禽生产工艺(如蛋鸭笼养、肉鸭离水养殖)、技术并推广应用;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家禽福利养殖工艺(如优质鸡生态放养工艺等)与技术。

3.家畜繁育技术与畜牧工程:本方向主要研究家畜繁殖生理及其与体内外环境的协同关系,揭示家畜高繁殖力的分子机理及其应用途径,探索提高家畜种用价值和利用效率的新途径, 研究家畜快速繁育和健康扩群的新技术。与家畜繁育相关的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化畜牧场规划设计与养殖环境优化、家畜生产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动物福利技术、节能减排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5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50004

实验技能与研究方法

3

4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z105

现代动物生产新技术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z106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z107

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动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50009

动物营养生理与代谢调控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50010

家禽遗传改良应用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409050011

养殖环境优化与动物福利专题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b309050005

畜牧学研究进展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动物遗传育种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动物营养学

动物生产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Molecular Nutrition

J.Zempleni, CABI Publishing,2003

2

Duke’s Physi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Cornell University,12th edition,2005

3

Animal Producton and Management

RKBarric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98

4

Nutrient requirement for swine

NRC, 2012

5

Nutrition and Immunology

R.Chandra,Alan R.Liss,Inc.,New York,1998

6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屈伸,刘志国,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

保护生物学

蒋志刚等,浙江科技出版社,1996

8

农业及其相关学科SCI来源期刊指南

张格丽,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畜产品加工与营养工程(0905Z2)

一、学科简介

畜产品加工与营养工程是以畜禽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肉、乳、蛋加工和畜禽副产物高效利用的基础科学理论和新型工艺技术,以及动物源食品的营养与安全、肉品消费与人类健康的一门学科,为畜禽产品资源的安全、高效、高值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提升人类健康水平。

该学科是畜牧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湖南省食品科学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973”、“863”、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教材7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5项。

该学科所依托的畜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学科都是湖南省或学校重点学科,拥有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功能食品分中心、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斑点叉尾鮰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柑橘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现代食品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湖南省肉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平台,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培养目标

1.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谨治学、恪守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身心健康,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宽广的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畜产品加工与营养工程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能综合运用现代实验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具备胜任本学科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 畜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生物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理论和工程技术,对猪、牛、羊、鸡、鸭、鹅肉及其副产物加工的基础理论展开研究,研发新的加工工艺技术。重点研究宰后肉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与肉品质量控制技术;我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肌肉生物学特性、加工适应性及其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学背景;传统肉制品的资源开发、现代化改造和新型加工技术。

2. 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综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光电学等学科的高新技术,研究畜产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危害因子种类、来源、消长机理、毒理学性质,探究主要危害因子在畜产品产业链中的迁移规律,研发快速、精准检测和控制技术。

3. 畜产品营养工程运用现代营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食品加工理论和技术,揭示畜产品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开展功能性研究,创新畜产品营养学观念。重点研究不同畜禽产品的营养和安全性评价;加工工艺对畜禽产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肉及肉制品与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及机制,畜产品中功能性成分研究;畜产品饮食健康与营养设计。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

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 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500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食科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09050004

实验技能与研究方法

3

45

1学期

动科院

考试

b30905z205

肌肉生物学与营养学进展

2

15

1学期

食科院

考查


b30905z206

畜产品加工与营养工程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食科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50007

高级动物生理生化学

2

30

1学期

动科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5z208

肉品科学专题

1

15

1学期

食科院

考查

b40905z209

分子营养学专题

1

15

1学期

食科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 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Principle of Meat Science

4th edition, Elton. D. Aberle, 2001

2

Lawrie’s Meat Science

7th edition, R. A. Lawrie, 2006

3

Applied Muscle Biology and Meat Science

CRC, Min DU, 2009

4

动物肌肉生物学与肉品科学

尹靖东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5

Nutrition

5th editionPaul Insel2013

6

Food, Nutrition and Health

Oxford2013

7

现代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任发政主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Food Processing

D.W SUN, ELSEVIER,2014


临床兽医学(090603

一、学科简介

临床兽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临床特征、发病机理以及疾病诊疗及预防等的学科,直接为养殖业生产和兽医临床医疗服务,涵盖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临床病理学、动物疾病诊疗与预防、兽医临床药学和动物保健医学等,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的主干学科。

我校临床兽医学已有近60多年发展历史,1998年和2006年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在兽医内科及动物保健、兽医产科及动物生殖调控、兽医临床药学及中兽药学、动物疫病防制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目前,该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兽药分中心)、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平台,建有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与美国、波兰等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联系。

学科现有高职称专业人员20余人,博士生导师10(特聘教授4);近10年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及省级科技奖13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基础及应用研究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在兽医学及临床兽医学方面具备较高学术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能独立从事兽医学及临床兽医学方面的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瞄准国内外兽药,兽用疫苗和畜产品安全隐患动向,结合学院承担的项目开展研究,使学生在兽医、中兽药、重大畜禽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兽医学及临床兽医学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专业报告及文献等的外文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动物生殖健康与调控技术:动物生殖生理、生殖疾病与生殖调控技术。

2.动物非传染性群发病与动物保健:饲料毒物、毒理及中毒疾病,动物代谢疾病,动物应激性疾病与防治方法;动物亚健康及保健技术。

3.兽医临床药学与中兽药:药物新制剂、临床药理学和中草药单体功能成分防治疾病机理及代谢规律等。

4.动物疫病防制:动物疫病病原的遗传变异、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致病与免疫两方面的功能分子为主)、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和新型疫苗的研制。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603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动医院

考试


b309060304

生物信息学

2

30

1学期

动医院

考试


b309060305

临床兽医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动医院

考试


b309060306

兽医临床技术

1

15

1学期

动医院

考试


b309060307

临床兽医学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动医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60308

兽医临床实践与病例分析

2

30

1学期

动医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60309

临床兽医学研究技术

2

30

1学期

动医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生殖生物学

杨增明等,科学出版社,2005

2

家畜生殖内分泌学

张家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临床毒理学

唐小江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动物病毒学

殷震等,科学出版社,1996

5

分子病毒学

黄文林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

兽医药理学与治疗学

操继跃、孙志良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7

药学学科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

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

辛华等,科学出版社,2009

9

医学免疫学(3)

龚非力等,科学出版社,2009

10

医学分子生物学

药立波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

现代营养学(9/翻译版)

荫士安等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2

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潘卫庆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3

Casarett & Doull’s Toxicology(7)

C.D. Klaasse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8


草学(090900

一、学科简介

草学是农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是集草地生态学、草地植物资源学和草地畜牧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学科主要研究草地生态与恢复、草地资源管理与生态规划、草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南方特色饲草资源改良与高效利用模式、草坪草的抗逆生理及机理、草坪草种质资源利用与优质草坪建植与管理等。学科领域延伸涉及农学、畜牧学、园林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是实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南方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重要学科。

我校草学学科于2000年获批草业科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草业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在作物学下自主设置草业工程学博士点,2011年获国批草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2年获得草学博士后流动站资格,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学科以草业科学系、草业科学研究所为中心,依托苎麻研究所、旱地作物研究所和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力量,现有教学、科研和产业开发基地100hm2,校内外教学基地5个。拥有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湖南农业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神农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人。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草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草学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国际学术前沿,较全面地掌握草学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如现代草地生态工程、草地资源挖掘与利用、饲草高产栽培及草产品加工、草坪建值与养护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技术;具备独立进行草业理论研究与草产品技术开发的能力,并能取得一定的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论文外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单位独立承担教学、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草地生态工程:主要研究南方草地农业能量与物质循环、人工绿地建植与管理、退化土壤生物治理以及养殖场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等

2.饲草学:主要研究牧草饲料作物的高产优质栽培与草产品加工贮藏等

3.草地资源培育与利用:主要研究草地资源的种类收集、资源保存和品种改良以及草地资源在养分吸收与逆境生理的运转过程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09090003

专业英语

1

2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90004

牧草栽培与利用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90005

草学研究进展专题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90006

牧场经营与管理综合实践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试


b309090007

草学研究生班讨论课

2

30

1-5学期

农学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09090008

草地农业规划与利用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2学分

b409090009

草类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2

30

1学期

农学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草业科学研究方法

任继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中国草业史

洪绂曾,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优质牧草及栽培技术

苏加楷,金盾出版社,2001

4

草食动物饲养学

汪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5

饲草加工

何峰,李向林,海洋出版社,2010

6

草坪与地被科学进展

陈佐忠,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一、学科简介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重点研究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市场与贸易、农村财政与金融、农村发展。

我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于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取得博士后流动站资格,2007年获批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8年获批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09年“农林经济管理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2012年获批为学校首批综合改革试验项目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所属一级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目前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团队拥有教师4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4人。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科研项目经费743.85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22篇,其中CSSCI期刊118篇,出版专著23部,编著教材5本,获省级科研教学成果奖4项。农林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依托学科的“湖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为湖南省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发展研究所”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点研究基地。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与理论对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并作出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本学科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经济基础与创新意识,具备宽广农业政策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专业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政策问题。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方法、农村合作经济、农村收入分配、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优化配置与管理、农业保护的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史、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与政策等。

2.农村发展:农村发展与农业推广领域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如农村经济增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与发展、贫困、城市化、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推广体系、创新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等。

3.农村财政与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合作金融、农业财政与税收、项目投资理论与利用、农村社会保障和保险等。

4.农业贸易:农产品市场与农业要素市场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农业市场政策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学院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b1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1学期

马院

考试


b100000002

基础英语

2

60

1学期

外语院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b312030103

专业英语

1

15

1学期

经济院

考试

按一级学科开设

b312030104

高级宏微观经济学

2

30

1学期

经济院

考试


b312030105

农业经济管理研究进展专题

2

30

2学期

经济院

考试


b312030106

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讨论

2

30

1-5学期

经济院

考查


专业

选修课

b412030107

发展经济学专题

2

30

2学期

经济院

考查

选修课累计学分不少于4学分

b412030108

农村财政金融专题

2

30

1学期

经济院

考查

b412030109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专题

2

30

1学期

经济院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b20000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36

1学期

马院

考查

b200000002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1

15

1学期

按门类开设

考查

b200000003

知识产权

2

30

1学期

公法院

考查

其他

选修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中级宏微观经济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博士生至少应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中期考核前完成。

中级发展经济学

中级计量经济学




五、必读书目

序号

书目名称

作者、书号、出版时间

1

国富论

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1988

2

改造传统农业

舒尔茨,商务印书馆,1987

3

二元经济论

阿瑟·刘易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农业发展:国际前景

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14

5

现代经济增长

西蒙·库兹涅茨,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6

6

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

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7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林毅夫,格致出版社,2014

8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麦金农,上海三联书店,1988

9

农业与工业化

张培刚,三联出版社,1988

10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D.C.诺斯等,上海三联书店,1987